题名羧酸类配体构筑系列新型有机金属配位化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解析及性能研究
作者李星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4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导师曹荣
关键词配位化合物 晶体结构 水(溶剂)热合成 荧光光谱 磁性能
其他题名Designed syntheses,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a series of novel metal-organic coordination complexes with carboxylate ligands
中文摘要配合物由于在非线性光学、半导体、电化学、磁化学、催化材料、分子器件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利用晶体工程和超分子自组装的原理,设计、合成结构新颖、性能优良的特殊功能材料是当前配位化学研究的热点。通过控制一定的反应条件,选择不同构型的有机配体与金属离子反应,从分子水平上对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调控,实现定向合成,是配位化学研究的难点。本论文以此为目标用溶液法,分层扩散法或水热(溶剂热)法,选择刚性羧酸及其衍生物作为有机配体与稀土或过渡金属离子组装,制备了十二个过渡金属配合物,二十五个稀土配合物,五个稀土一过渡金属混合型配合物,共计四十二个新颖配合物。通过X一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并进行了 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等表征,对部分化合物的荧光、磁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本论文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文献综述简单介绍了配位化学、配合物、晶体工程等基本概念,介绍了金属离子常见的配位几何构型,有机配体的空间结构类型,配合物结构的研究方法,单晶的培养技术以及配合物研究的意义和应O系统的综述了配合物分子结构类型及其设计合成,系统地综述了与本论文相关梭酸类配体的研究现状和意义。最后介绍了本论文工作的要点及研究意义。第二部分:简单苯二梭酸金属配位化合物的研究用苯二狡酸、草酸与稀土离子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制备了七个金属配位聚合物:〔Sm2(op)3(H2O)]n(1),{[Ln2(op)2(ox)(H2O)4]?H2O}n(Ln=La,2;Nd,3;Sm,4),[Sm2(mp)3(H2O)2]n(5),{[La2(mp)2(ox)(H2O)41?2H2O}n(6),[La3(op)2(mp)(H2O)4]n(7)。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配合物1为二维结构,2,3,4是异质同晶,皆为二维波形结构,5也为二维结构,6和7为具有隧道的三维结构。研究了配合物4的磁性,以及配合物1,4和5的荧光性质。第三部分:含氮梭酸配体及相关配合物的研究通过水热反应合成了三个毗淀一3,5一苯二梭酸,草酸与稀土离子形成的配位聚合物:{Ln2(pbc)2(ox) (H2O),]?2H2O}n(Ln=La,8;Pr,9;Sm,10)。晶体结构分析显示这三个化合物是异质同晶,具有孔洞的三维网络结构。 利用乳清酸与稀土离子在溶液条件下进行自组装反应,制备了五个新的稀土化合物:{[Ln(aH2dtpc)2(bH2dtPc)(H2O)4]?H2O}n(Ln=La,11;Ce,13),[La(aH2dtPc)2一(cH2dtpc)(H2O)6]?4H2O(12),[Ln(aH2dtPc)2(OH)(H2O)6]?(H3dtpc)2?7H2O(Ln=Pr,14;Nd,15)。而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五个稀土配位化合物:[Ln(dHdtpc)(OH)- 20)]n(Ln=La,16;Nd,17;Eu,18;Gd,19;Er,20)。配合物11和13为异质同晶,具有一维链结构,12为单核结构,14和15异质同晶,拥有蜂窝状三维超分子 网络,16-20为异质同晶,具有新颖的三维结构。探讨了在不同反应过程中(溶 液和水热),斓系收缩、溶液的pH值对配合物的形成以及配合物结构的影 响。对化合物15,17,18和19的磁性进行了研究。利用乳清酸与稀土、过渡金属离子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五个稀土一过渡金 属混合型金属配位聚合物:[Nd2Ni(aH2dtpc)2(eH2dtpc)2(ihdtpc)2(H2O)6]n(21), {[Ln2Ni(JHdtpc)2(ox)2(H2O)6]?2H2O}n(Ln=La,22;Nd;23),{[Ln2Co(JHdtpc)2(ox)2- (H2O)6]?2H2O}n(Ln=Nd,24;Sm,25)。配合物21为一维链结构,乳清酸在晶体结 构中有三种不同配位模式。配合物22-25异质同晶,具有三维结构。探讨了该 体系中乳清酸水解成草酸反应机理。对配合物21-25的磁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用Cd离子与乳清酸在溶液或水热条件下反应,制备了三个福一乳清酸配合 物:{〔cd(rH2吻C)印加)20)2]42吻c)?4H2O}2(26),[Cd3(gdtpc)2(phen)5]?12.5H2O (27),[Cd2(hHdtpc)(kHdtPc)(H2O)6]2(28)。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化合物26为二核结构,27为三核结构,28为四核结构。研究了这三个化合物的荧光性质。 在上述十八个乳清酸一金属配合物中,乳清酸共呈现出十一种配位模式,充分显现了乳清酸配体丰富多彩的配位模式。其中,配合物27最引人注意,第一次观察到乳清酸配体以负三价的形式参与配位。此外乳清酸还表现出非凡的超分子组装能力,能够形成一汀堆积或各种不同的氢作用。合成了五个吡啶-4-乙酸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的配位聚合物:{[Zn(C7H6NO2)2]?7H2O}n(29),Trans-[M(C7H6NO2)2(H2O)2]n(M=Zn,30,Cd,31;Mn,33),Cis-[Cd(C7H6NO2)2(H2O)2]n(32)。化合物29-33均为二维结构。其中,配合物32为CZ手性空间群。zn离子在配合物29中为四面体配位构型,在30中为反式八面体构型。Cd离子在配合物31中为反式八面体构型,在32中顺式/又面体构型。而Mh离子仅表现出反式八面体构型。用Gaussian 98W程序,采取半经验法对不同构型的结构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事实相吻合。探讨了反应条件不同对配合物配位几何构型的影响。研究了配合物33的磁性。第四部分:含磺酸基梭酸金属配位化合物的研究 利用4一磺酸基苯甲酸与稀土离子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在反应体系中加入桥基配体草酸时,合成了二维化合物,{〔Sm(sb)(o x)0.5似20)3]?玩O}n(34);当加入终端配体邻菲哆琳时,合成了一维链状化合物〔Sm2(sb)3(phen)2(H2O)2]n(35)。研究了配合物34的磁性和荧光性质,以及配合物35的荧光性质。用5一磺酸基间二苯甲酸与Cd离子反应,制备了四个不同维度的配位聚合物:以2,2'-联吡啶为第二配体时,合成了一维铁轨形配合物{〔Cd3(siP)2(2,2’-bpy)’(H2O)2]?6H2O}n(36);以4,4'-联吡啶为第二配体时,制备了一维链状配合物{[Cd(sip)(H-4,4'bpy)(H2O)]?2H2O}n(37),二维啮合型配合物{[Cd3(sip)2(4,4'-bpy)4(H 20)4]?8H20}n(38),三维穿插结构的配合物{[Cd3(sip)2(4,4'-bpy)4(H2O)2]?3H2O}n(39)。研究T配合物36?39的荧光性质。 利用磺酸基水杨酸与稀土离子反应,合成了三个配位聚合物:[La(ss)(H2O)]n(40),[Nd(ss)(H2O)]n(41),{〔Tb(ss)(H2O)2}?H2O}n(42)。研究了配合物41的磁性和荧光性质,以及配合物42的荧光性质。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3-05-07
页码326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fjirsm.ac.cn/handle/350002/7220]  
专题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_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星. 羧酸类配体构筑系列新型有机金属配位化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解析及性能研究[D].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200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