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茬对小麦/玉米间作氮素吸收和硝态氮分布、淋失的影响
刘朝巍 ; 张恩和 ; 王琦 ; 刘青林 ; 王田涛 ; 俞华林 ; 尹辉
刊名水土保持学报
2012-02-15
期号01页码:72-76
关键词留茬 小麦/玉米间作 吸氮量 硝态氮分布 淋失
中文摘要为减少高产农田硝态氮累积对地下水的潜在污染,在甘肃石羊河流域绿洲灌区设置裂区试验,研究不同留茬方式对单作小麦、单作玉米、小麦/玉米间作氮素吸收、土壤硝态氮分布、淋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留茬方式对作物籽粒、秸秆含氮量影响较小。间作比单作显著提高了作物的籽粒吸氮量和氮收获指数;2种作物无论间作或单作,立茬土壤0-20cm硝态氮累积显著高于焚烧和翻还,20-60cm则相反,60cm以下受留茬方式影响差异不显著;土壤硝态氮残留单作小麦翻还比焚烧和立茬处理分别高11.41%和8.13%,单作玉米焚烧比立茬和翻还分别高26.97%和17.02%;植株总吸氮量小麦/玉米间作立茬和翻还分别比焚烧高9.58%和6.10%;硝态氮淋失量小麦/玉米间作平均比单作处理低30.75%,小麦/玉米间作立茬和翻还分别比焚烧处理低28.04%和10.23%。综上所述,小麦/玉米间作立茬硝态氮淋失最少,更有利于环境保护。
收录类别CSCD
公开日期2013-03-06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casnw.net/handle/362004/20136]  
专题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_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未分类)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朝巍,张恩和,王琦,等. 留茬对小麦/玉米间作氮素吸收和硝态氮分布、淋失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12(01):72-76.
APA 刘朝巍.,张恩和.,王琦.,刘青林.,王田涛.,...&尹辉.(2012).留茬对小麦/玉米间作氮素吸收和硝态氮分布、淋失的影响.水土保持学报(01),72-76.
MLA 刘朝巍,et al."留茬对小麦/玉米间作氮素吸收和硝态氮分布、淋失的影响".水土保持学报 .01(2012):72-7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