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学报》30卷第5期
《山地学报》编辑部
刊名山地学报
2012
卷号30期号:5页码:513-640
关键词山地学报
通讯作者《山地学报》编辑部
中文摘要篇名 作者 页码 
1 喀斯特槽谷区表层喀斯特水化学的暴雨动态特征  孙钰霞;李林立;魏世强;  513-520   
2 不同植被发育斜坡土体优先流特征  徐宗恒;徐则民;官琦;张露月;  521-527   
3 黔西北喀斯特退化植被恢复潜力评价  唐樱殷;谢永贵;余刚国;吴春平;刘崇欣;毕宁;沈有信;  528-534   
4 元谋干热河谷冲沟区植被对微地形的响应  罗君;周维;覃发超;邓青春;罗明良;胥晓;刘刚才;张斌;李国鸿;  535-542   
5 不同地表覆盖下低温季节对西南亚高山土壤微生物量碳动态的影响  黄雪菊;王琴;孙辉;李沙;  543-549   
6 北京山区林地土壤水分时间序列分析  王贺年;余新晓;  550-554   
7 封面照片说明:拉萨河中游河谷地貌及植被景观  嘉益;  554   
8 基于垂直条分法改进计算式的库岸滑坡滑速分析  黄锦林;钟志辉;张明飞;  555-560   
9 汶川地震区绵远河流域泥石流形成区的崩塌滑坡特征  常鸣;唐川;李为乐;赵学宏;黄翔超;  561-569   
10 基于地质灾害的陇南山区生态风险评价——以陇南市武都区为例  巩杰;赵彩霞;王合领;孙朋;谢余初;孟兴民;  570-577   
11 泥石流源区砾石土的粒度分形特征  黄祺;陈宁生;朱云华;卢阳;吕立群;  578-584   
12 征稿简则   584   
13 泥石流多发区蒋家沟流域的下渗与产流特点  郭晓军;崔鹏;朱兴华;  585-591   
14 汶川地震强震区映秀地区泥石流的危险性  刘清华;唐川;常鸣;余斌;  592-598   
15 贵州望谟打蒿沟“6·06”泥石流特征  朱渊;余斌;陈源井;王涛;亓星;  599-606   
16 《山地学报》作者、读者意见调查表   606   
17 典型地物特征提取的适宜尺度选择  杨旭艳;王旭红;胡婷;曹雅坤;  607-615   
18 地形复杂度的多因子综合评价方法  卢华兴;刘学军;汤国安;  616-621   
19 基于GIS和ANN的农户生计脆弱性的空间模拟分析  刘进;甘淑;吕杰;闫海青;袁欣婷;刘晨晨;谢长波;  622-627   
20 基于移动窗口法的水电开发影响下景观格局梯度分析  刘琦;刘世梁;赵清贺;王聪;邓丽;杨珏婕;董世魁;  628-635  
21 基于DEM的四川省低山丘陵区坡度提取不确定性分析  胡卓玮;李洋;王志恒;  636-640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3-04-18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92.168.143.20:8080/handle/131551/5143]  
专题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学报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山地学报》编辑部. 《山地学报》30卷第5期[J]. 山地学报,2012,30(5):513-640.
APA 《山地学报》编辑部.(2012).《山地学报》30卷第5期.山地学报,30(5),513-640.
MLA 《山地学报》编辑部."《山地学报》30卷第5期".山地学报 30.5(2012):513-64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