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万象盆地通芒地区盐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
高东林; 山发寿; 程怀德
刊名盐湖研究
2009-06-15
期号2页码:5-12
关键词万象盆地 盐构造 成因机制 差异负载 构造挤压 重力作用 浮力作用
中文摘要万象坳陷盆地腹地通芒地区古新世—始新世沉积了巨厚的膏盐岩,塔贡组下盐层钾镁盐矿体呈盐构造,钾镁盐矿体与上覆碎屑岩之间整合接触,在喜马拉雅运动中晚期的强烈挤压与差异载荷等作用下,形成通芒地区狭长形隆起的盐背斜构造。研究表明通芒地区盐构造的成因受多重作用影响,差异负载是通芒地区盐构造初始形成时的动力来源,盐上盖层快速沉降是盐构造生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强烈的区域挤压作用促进了差异负载、重力作用与浮力作用的进一步发展,所形成的构造样式相对较简单,以发育盐构造初期的盐枕及盐背斜为主。盐构造对于研究钾镁盐体的成因、运动规律和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3-03-21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sl.ac.cn/handle/363002/1016]  
专题青海盐湖研究所_青海盐湖研究所知识仓储
青海盐湖研究所_盐湖地质与环境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高东林,山发寿,程怀德. 老挝万象盆地通芒地区盐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J]. 盐湖研究,2009(2):5-12.
APA 高东林,山发寿,&程怀德.(2009).老挝万象盆地通芒地区盐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盐湖研究(2),5-12.
MLA 高东林,et al."老挝万象盆地通芒地区盐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盐湖研究 .2(2009):5-1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