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 油气地质研究室  > 期刊论文
酒泉盆地酒东坳陷下白垩统低孔渗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吕成福,秦长文,陈国俊,杜贵超,陈 吉,韩小松,魏浩元
刊名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0
卷号21期号:6页码:939-946
关键词低孔低渗 成岩作用 成岩序列 储层物性 酒东坳陷
中文摘要酒东坳陷油气储层具有低孔低渗和特低孔特低渗特征, 储层物性差严重制约着该区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通过岩石薄片、铸体薄片、荧光薄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该区储层岩石学特征、成岩阶段和成岩作用类型及对物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下白垩统储层目前处于晚成岩A 期和晚成岩B 期, 主要成岩作用类型为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近物源快速堆积导致储层分选和磨圆差, 矿物成分成熟度低; 在埋藏过程中, 强烈的压实作用是导致储层低孔低渗的根本原因; 粘土矿物和碳酸盐胶结物含量高, 分布不均并且与沉积环境有关, 它们是造成储层物性降低的主要胶结物; 碳酸盐胶结物充填于孔隙中增强了储层抗压实能力, 并为后期溶蚀溶解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 酸性流体使碳酸盐胶结物和长石被溶蚀及溶解而产生大量次生孔隙, 有效地改善了深部储层的物性。
公开日期2012-10-18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lig.ac.cn/handle/132962/1127]  
专题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_油气地质研究室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吕成福,秦长文,陈国俊,杜贵超,陈 吉,韩小松,魏浩元. 酒泉盆地酒东坳陷下白垩统低孔渗储层成岩作用研究[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10,21(6):939-946.
APA 吕成福,秦长文,陈国俊,杜贵超,陈 吉,韩小松,魏浩元.(2010).酒泉盆地酒东坳陷下白垩统低孔渗储层成岩作用研究.天然气地球科学,21(6),939-946.
MLA 吕成福,秦长文,陈国俊,杜贵超,陈 吉,韩小松,魏浩元."酒泉盆地酒东坳陷下白垩统低孔渗储层成岩作用研究".天然气地球科学 21.6(2010):939-94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