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碳基纳米结构薄膜的制备及构效关系研究
作者张斌
学位类别工学博士
答辩日期2011-05-16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导师张俊彦
关键词多层石墨烯 类富勒烯碳膜 汽车摩擦学 摩擦学性能 纳米柱状结构 Multilayer graphenes Fullerene-like carbon films Motor engine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Nanocolumns structures
学位专业材料学
中文摘要利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了不同结构的碳基薄膜材料,详细考察了制备条件对薄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阐述了薄膜微观结构与其性能之间的联系。
1. 在CH4气氛下溅射Ni靶成功地制备出了多层石墨烯复合碳膜(-100V)。多层石墨烯赋予了薄膜高的弹性恢复(82%)和较低的摩擦系数(0.06)。
2. 在CH4气氛下,在偏压-1000V时,溅射Ni靶成功地制备出含氢类富勒烯结构碳薄膜(FL-C:H),研究了N2气氛对薄膜成分和结构的影响:在甲烷气氛下,制备出FL-C:H碳薄膜。随着N2气流量比的加大,薄膜由类富勒烯结构变为类石墨结构,最终变为纳米Ni3C镶嵌在非晶碳网络结构。FL-C:H碳薄膜较其他薄膜表现出低环境敏感性。
3. 室温条件下,在负载有Ni催化剂的Si表面成功制备了CNx纳米柱状结构;同时在温度为300 ℃时,在Si表面成功制备了CNx纳米柱状结构,考察了偏压对CNx纳米柱状结构的影响。Ni催化剂的存在对低温沉积CNx纳米柱状结构起关键作用,在120 ℃时Ni薄膜的surface和step-edge过程提供形核位置,降低形核能量。在300℃条件下,即使没有Ni催化剂的表面也可以成功沉积CNx纳米柱状结构,可是随着偏压的加大使得CNx纳米柱状结构逐渐消失。
4. 利用多靶磁控溅射设备,通过引入成分梯度过渡层,在发动机多个部件上沉积了FL-C:H碳薄膜。FL-C:H碳薄膜在工件表面的结合强度可以达到60 N以上,台架试验表明FL-C:H碳薄膜活塞可以大大提高燃油效率。
学科主题薄膜材料
公开日期2012-11-07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210.77.64.217/handle/362003/1707]  
专题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_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斌. 碳基纳米结构薄膜的制备及构效关系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