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粉和人发一级国家标准物质中稀土含量定值研究
卢国珵,王耐芬,刘虎生,尹明,张淑贞,蔡绍勤,倪邦发,洪维民
2005
中文摘要1994年10月~2000年10月,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进行了研究。为提供环境和生物材料中单一稀土元素定量分析,内控用参考物质和分析方法,使参加该基础研究课题的分析实验室,能纳入准确一致的测量系统,以保证稀土定量分析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进行了稀土含量定值的研究。中国的稀土农用目前主要在以小麦为主的大田作物,农用稀土产品主要是轻稀土盐类,以La、Ce、Pr和Nd为主,有些地区产品含Sm、Eu、Gd,重稀土含量极少。研究主要涉及水、土壤、植物性食物以及动物和人的脏器等环境和生物材料中La、Ce、Pr、Nd、Sm、Eu等6种轻稀土定量分析,但也不能排除需分析重稀土的可能性。目前国外标准物质谷粒中有9种稀土元素参考值,菠菜中只有Eu的参考值,茶叶中只有La和Ce的标准值和Sm的参考值。中国仅在茶叶、灌木枝叶和杨树叶标准物质中有14种稀土元素定值。而作为中国人主食的大米、面粉以及大白菜等的国内外标准物质中,均无稀土数据。至于动物性食物标准物质方面,国内外均无稀土资料。人体脏器中只有中国两种人发标准物质有个别稀土定值。根据国内外稀土标准物质研制现状,从实际需要和可能出发,充分利用中国现有生物材料标准物质,选用现有小麦粉和人发一级国家标准物质作为稀土分析质控用参考物质原料,按《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研制技术规范》(JJG 1006-94)(以下简称规范)的要求,组织6个选定的国家级实验室(即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和荷兰测试所参加,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为主,同位素稀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D-ICP-MS)和放化分离中子活化法(RNAA),两种比对定值分析法,在上述6个实验室经考核,分别建立了适用于小麦粉和人发等生物样品中超痕量(10-9)多种稀土元素的前述分析法后(5个实验室用ICP-MS法分析15种稀土元素;1个实验室用ID-ICP-MS法分析铈、钕和钐;1个实验室用RNAA法分析镧、铈、钕、钐、铕、铽、镥和镱8种稀土元素),在严格质量控制条件下,按定值统一要求,分别对该两种标准物质中的15种稀土元素含量(ng/g)进行测定;并进行两种标物中稀土元素含量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经检测,6个实验室对两个待定值标准物质中15种稀土元素提供了172组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后,可利用分析数据1162个(总选取率达97.3%)。根据《规范》要求和依据超痕量分析特点所提出的定值原则,凡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原理方法测定结果的元素,其数据组的均值(Xi)均≥5DL(检出限)、相对标准差均符合含量的量级要求:RSD(相对标准偏差)(%):≤20%或≤30%、且全部定值用原始数据呈正态分布时,可定出标准值,以全部可利用的数据的小麦粉和人发等生物样品中超痕量(10-9)多种稀土元素的前述分析法分析(5个实验室用ICP-MS法分析值)。检验结果证明,两个标准物质中稀土元素的含量是均匀和稳定的(稳定期不少于2年)。此定值结果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定值的要求。4个国家实验室还联合提出了分析小麦和人发中15种稀土元素的ICP-MS法的操作规程,作为内控用分析方法。研究中发表论文11篇,均被SCI收录。2002年3月,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颁布《标准物质编号为:小麦粉中稀土元素成分分析一级标准物质GBW08503a和人发中稀土元素成分分析一级标准物质 GBW09101a》。可供国内外环境、生物医学领域稀土分析工作中,作为稀土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用于分析质量控制。已在国家标准物质中心向国内外供货,并在一些单位研究项目的应用中获满意效果。
内容类型成果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6748]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卢国珵,王耐芬,刘虎生,尹明,张淑贞,蔡绍勤,倪邦发,洪维民. 小麦粉和人发一级国家标准物质中稀土含量定值研究. . 200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