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多元铌硅酸盐玻璃和熔融态和结构及其性质
作者周永强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1990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
导师王中才
中文摘要本文依据首次获得的x/2(Nb_2O_5·K_2O)1/4(100-x) (3SiO_2·BaO) (x值从4到52)多元铌硅酸盐玻璃和熔融态的付立叶变换红外辐射光谱(FT-IR-EMS),红外吸收光谱,Raman光谱,原子径向分布函数RDF(γ),高温偏光显微镜分析,DTA分析,物理和化学性质等实验结果,论证了多元铌硅酸盐玻璃和熔融态的结构特征和变化规律,玻璃性质与其微结构,以及玻璃结构与其组成之间的关系。作者最后指出:多元铌硅酸盐玻璃网络结构是由铌氧多面体和硅氧四面体共同构成的。它们通过顶角连接而成了新的Nb-O-Si化学键。其本征振动频率位于950cm~(-1)(反对称伸缩振动),850cm~(-1)<对称伸缩振动>;此键的力常数对温度变化不敏感。因此,铌硅酸盐玻璃熔融态比碱硅酸盐玻璃具有很高的高温稳定性;亦即熔融态中存在着由铌氧多面体和硅氧四面体通过Nb-O-Si键而连接组成的一种稳定的结构基元,它控制了其它更小的基元产生。也可说是多元铌硅酸盐玻璃熔融态中存在着微结构的高温“死区“效应。玻璃的各种性质呈现的不规则非线性变化规律与其红外辐射光谱等强振动带的峰位变化规律是一致的。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形成网络为[NbO_4][NbO_6]比值变化和Nb-O-Si键数量的变化所致;玻璃出现的分相及高温析晶是[NbO_6]集聚而独立形成网络所致。分相的机理随组成的不同而分属于旋节分解和成核长大机理。高温晶相为六边形鳞石英。本工作探寻了玻璃熔体结构研究的新技术和综合分析方法;建立了多元铌硅酸盐玻璃熔体结构模型,获得了玻璃的结构特征。为开发铌硅酸盐玻璃新领域奠定了理论基础。取得的大量实验数据,对指导铌酸盐系统新品种光学玻璃的研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2-03-21
页码90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ciomp.ac.cn/handle/181722/2327]  
专题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_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知识产出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周永强. 多元铌硅酸盐玻璃和熔融态和结构及其性质[D].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 199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