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平面微电机及其定子制作工艺的研究
作者刘波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7-06-14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所
授予地点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所
导师吴一辉
关键词永磁平面微电机 数值分析 聚合物微复制 模板 抗粘
其他题名Research on flat micromotor and the fabrication process of stator
学位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中文摘要平面式永磁微电机以轴向尺寸小、输出力矩大、运行效率高和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在现代通讯、航空航天、生物医疗和国防军工等高端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论文针对进一步增大电机单位体积下的电磁转矩、提高可靠性和降低制作成本等方面的要求,展开了永磁磁场和电机温度场的数值计算与理论分析,以期找到增大微电机功率密度的关键所在,并且探索了基于微复制MEMS技术的聚合物基底定子制作工艺,研究了与其相关的模具设计、塑铸优化和抗粘分离等若干问题。 对扇形拼接式永磁磁极产生的气隙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分析,通过考察磁体厚度、气隙高度和磁极间隔率等参数对气隙磁密和漏磁通的影响,给出了提高磁感应强度和永磁体利用效率的途径。建立了微电机的空冷散热模型,通过对热-流耦合微分方程的数值求解,分析了微电机温度场分布和散热空气的流动规律,从而提出微电机主动散热的方法以及改进的散热结构。 针对硅基微电机定子的缺点,创造性地给出了具有批量化制造可能性的平面定子线圈的制作方案。通过对硅母模的工艺改进、软模板的优化设计和塑铸模具的结构改造,成功制作出具有双面线圈的聚合物基底定子;研究了树脂充模和固化等工艺条件,大大提高了铸件的质量和成品率,给出了稳定的工艺条件;研究了PDMS软模板制作中无损脱模与深沟槽的实现方法,通过对微加工中的粘附分析,提出了有效的抗粘方法,测试结果表明FC聚合物层可大大降低模具的表面自由能,为具有深沟槽、低阻值的高性能平面定子线圈的制作提供了可能。 对微电机的转矩性能和温升情况进行了测试,验证了微电机磁场分析与力矩计算的结果和主动冷却效果。利用0.7mm厚度的平面定子装配出最小气隙高度为1mm的微电机,转矩常数为3.8mNm/A。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2-03-21
页码116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ciomp.ac.cn/handle/181722/269]  
专题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_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知识产出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波. 平面微电机及其定子制作工艺的研究[D].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所. 200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