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稻作区褐家鼠种群动态测报及治理
陈安国 ; 黄小清* ; 张如松* ; 刘辉芬 ; 王勇等
1991
获奖类别湖南省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三等奖
中文摘要该成果包含害鼠种群生态学研究和种群动态测报与综合治理技术。首次阐明了本鼠害类型的区域性特征和两优势鼠种的种群特征(数量动态、年龄结构、性比、繁殖特性,及制约种群动态的主要内因与外因);提出了数量区划、防治指标、种群动态数理模型、复方灭鼠剂、驱避植物及毒饵筒技术等研试结果;建立了测报方法和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可提前2-3个月预测两鼠种群的数量级,吻合率达84%以上;综合防治技术经汉寿县株木山乡170公顷示范区应用,农田和住宅鼠密度长期控制在夹捕率3%以下,稻田每公顷减少损失475.2公斤,纯经济效益319.65元/公顷。该成果经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成果鉴定后,着重进行了我们独创的“复方灭鼠剂”88-1、88-9与“六五”成果“全栖息地毒鼠法”相配套的推广应用。先后在本省天心饲料总公司、杨家山饲料厂、衡阳市外贸种猪场、桃源县桃花源区2个乡、安徽省庐江县、云南省景谷县与普洱县等地,进行了群众性灭鼠示范,都取得优异效果,示范点灭鼠率95-100%,群众性大面积灭鼠率达85%以上,方法简便、成本低,对人畜安全。据不完全统计,获社会经济效益4000余万元。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成果
源URL[http://159.226.152.9/handle/343003/625]  
专题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_亚热带所知识产出(1978-2005) _成果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安国,黄小清*,张如松*,等. 长江中游稻作区褐家鼠种群动态测报及治理. 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99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