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形理论的1915—2000年渭河泾河口—潼关段河道演变研究
潘威
2011
关键词渭河下游 分形 近百年来
ISSN号1000-0550
摘要渭河泾河口—潼关段是渭河平面形态中最活跃的部分。运用近百年来的多种地形资料,在调校民国地图测绘误差的基础上重建了1915—2000年本段渭河平面形态的空间矢量数据,使用盒维数法测算了其近百年来的分维D,发现D区间为[1.0432,1.0774]。1915—1958年是本段河型在相对天然环境下的发展过程,D呈现动态平衡态势,虽有较大波动但整体较为稳定,渭河具有自身调节河型的能力;1969—2000年D急剧上升,虽然1960s—1970s泾河口—潼关段大量弯道消失,但渭河下游平面形态不断趋于复杂,其主要原因是三门峡水库引起的溯源淤积和下游筑堤限制了河型发展,河流自身调节河型的能力基本丧失。研究显示分形方法在描述半湿润区平原河流变化过程中,能更好反映河型发展趋势,也更加适合对多源地形资料中河流形态信息的处理。
出处沉积学报
5页:946-952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中文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5457]  
专题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历年回溯文献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潘威. 基于分形理论的1915—2000年渭河泾河口—潼关段河道演变研究. 201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