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金属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题名碳纤维涂层对碳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界面影响的研究
作者黄元飞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09-05-27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授予地点金属研究所
导师刘越
关键词碳纤维 涂层 复合材料 界面
其他题名Study on Influence of Carbon Fiber Coatings on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Magnesium Based Composites Interface
学位专业材料加工工程
中文摘要Cf/Mg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低热膨胀系数(CTE)和良好的抗阻尼性能等特点,在航空、航天、国防和运动器材等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分别在碳纤维表面采用化学法制备Ni涂层和采用Sol-Gel制备SO2涂层。采用真空压力法制备了无涂层、镀Ni和镀SiO2涂层三种碳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 碳纤维表面真空高温除胶工艺为:400°C保温30min。用化学法碳纤维表面涂覆了均匀、厚度为0.5-0.8μm的Ni涂层,其最佳工艺为:碳纤维经除胶、粗化、敏化、活化之后,在PH值为4.5-4.9,加热85°C的镀液中涂覆10min。 用Sol-Gel法在碳纤维表面制备SiO2。涂胶时溶胶用超声波震荡,其粘度为1.8mPa•s,提拉速度为1.6mm/s,烧结温度在30-210°C升温速率为1°C/min,在210°C保温30min,在210-500°C升温速率为2°C/min,500°C保温30min后随炉冷却,得到厚度约为30-100nm的SiO2涂层。 采用自行设计的真空压力浸渗设备分别制备无涂层、镀Ni和镀SiO2三种碳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Cf/Mg复合材料为:热压炉先抽真空,加热,温度达到670°C保温(镁的熔点为650°C)20分钟把镁液压下少许之后充入0.1MPa氩气保护,温度达到710°C保温20分钟,并施加约0.1-2MPa压强浸渗。Ni和SiO2涂层改善镁与碳纤维的界面润湿性,使Mg液充分浸渗碳纤维,界面结合致密,碳纤维分布均匀。碳纤维的错排和分布不均降低材料的性能。由于Mg与碳纤维CTE的差别,过快的冷却速度使Cf/Mg复合材料内部出现裂纹。 Cf/Mg复合材料中无涂层碳纤维与Mg界面干净,无反应发生;碳纤维表面Ni涂层与Mg反应生成Mg2Ni,并与Mg形成共晶组织;SiO2涂层与Mg发生少量反应生成MgO。镀SiO2碳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强度最高为325MPa,无涂层碳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其次为240MPa,碳纤维镀Ni增强镁基复合材料最低为190MPa;无涂层碳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延伸率2.2%,镀SiO2碳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1.9%,镀Ni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碳纤维1.3%。Cf/Mg复合材料断裂机制为:无涂层碳纤维与镁基体界面脱粘明显,拔出长度较长;镀SiO2碳纤维与镁基体界面脱粘,拔出长度较短;镀Ni碳纤维无明显的脱粘、拔出,材料呈现脆性断裂。 关键字:碳纤维;镁;涂层;复合材料;界面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2-04-10
页码66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mr.ac.cn/handle/321006/17251]  
专题金属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黄元飞. 碳纤维涂层对碳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界面影响的研究[D]. 金属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200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