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金属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题名共晶Sn3.8Ag0.7Cu焊料合金在静态、单向、循环及力电加载下的形变与断裂
作者张黎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7-06-04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授予地点金属研究所
导师韩恩厚
关键词无铅焊料 共晶SnAgCu合金 静态蠕变 电迁移 循环蠕变 应力松弛 门槛应力
其他题名Deformation and Rupture of Eutectic Sn3.8Ag0.7Cu Solder Alloy under Static, Monotonic, Cyclic, and Electromechanical Loadings
学位专业材料物理与化学
中文摘要在电子工业中,焊料广泛用于芯片与封装基体(印制电路板)的连接。一直以来,锡基含铅焊料凭借其优良的润湿性、高的可靠性以及低成本在电子封装领域广为使用。然而,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铅的使用受到很大的限制,美国、日本、欧盟已经开始从立法上对铅的使用进行明确的限制。因此,使用无铅焊料是微电子封装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寻求新的可替代的无铅焊料就成了目前微电子封装工业的焦点。从当前的发展状况看,共晶SnAgCu合金最有可能代替SnPb合金。 在对无铅合金的筛选中,焊点的可靠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考虑方面,包括合金的抗蠕变性能、抗电迁移能力等。本论文从焊点合金的本身的力学性能着手,研究了冷却速率对共晶Sn3.8Ag0.7Cu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在拉伸试验中,通过对不同应变速率下拉伸行为的研究,发现其最大拉伸强度具有应变速率敏感性,并利用微观颈缩过程对其形变过程进行了解释。静态蠕变和循环蠕变试验表明,这种合金具有较高的名义应力敏感指数,门槛应力的引入给予这种高的应力敏感指数合理解释。利用位错与粒子的交互作用的概念,解释了门槛应力的来源。激活能的计算表明,合金的蠕变机制与温度和应力相关。对静态蠕变而言,在低应力区,存在一个蠕变机制转换温度。但对循环蠕变来说,其蠕变机制的转换温度与加载应力区间无关,且其较静态蠕变的转换温度低。利用“非热空位模型”,可以给这种转变温度的降低较好的解释。此外,此模型也较好的解释了循环蠕变中的循环加速和循环减速现象。通过对蠕变断裂时间的参数法分析,Manson-Haferd 法可给出最好的拟合结果。 在对焊点结构的性能研究中,原位电迁移研究表明,小丘(hillock)在焊点表面出现,阴极界面化合物被消耗。此后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显示,电迁移过程严重弱化了焊点强度,分析表明这与电迁移过程引入的过多空位相关。焊点结构的断裂方式与加载的电流密度大小、通电时间有关,随着电迁移程度的加剧,有从延性断裂到脆性断裂的趋势。应力松弛试验结果表明,电迁移过程促使应力松弛速率增加,但并不改变松弛过程的蠕变机制。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2-04-10
页码157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mr.ac.cn/handle/321006/16952]  
专题金属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黎. 共晶Sn3.8Ag0.7Cu焊料合金在静态、单向、循环及力电加载下的形变与断裂[D]. 金属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200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