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用于碘标记的双功能偶联剂的合成及其应用
作者刘秀青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06-05-22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授予地点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导师汪勇先
关键词靶向治疗 单克隆抗体 双功能偶联剂 间接标记 磁性纳米粒子
中文摘要随着人源性单克隆抗体在肿瘤治疗中的成功应用,放射免疫靶向治疗也有了较大的进展。放射免疫治疗以单克隆抗体为载体,以放射性核素为弹头,通过抗体特异性结合抗原表达阳性的肿瘤细胞,将产生β或α射线的放射性核素靶向到肿瘤细胞,并与肿瘤细胞特异性结合,实现对肿瘤的近距离内照射治疗。磁性纳米粒子作为靶向药物载体也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门方向。磁性粒子不仅可应用于携带药物,还可以用来作为单抗、多肽、激素、基因等物质的载体,利用体外磁场的效应,可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和专一性。 放射性碘是用于单克隆抗体标记的常用核素,其应用涉及到放射性免疫分析及治疗的各个领域。传统的标记方法标记的单抗在体内容易发生脱碘反应,而间接标记法可以大大改善标记物的稳定性。本文在无水无氧条件下合成了用于放射性碘间接标记的双功能偶联剂——5-(三正丁基锡)-3-吡啶甲酸-N-琥珀酰亚胺酯(SPC),并对合成条件、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进而合成了标记前体(125I-SIPC),验证了标记前体的体外稳定性。利用该标记前体对人IgG进行放射性碘间接标记,并在标记率、稳定性等方面与直接标记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间接标记法在标记率上略低于直接标记法,而标记物稳定性要高于直接标记法。 进一步利用125I-SIPC对磁性纳米粒子进行了碘间接标记,并对此方法的可行性及标记条件进行了探索;对其在双重靶向(磁靶向、生物靶向)磁性纳米粒子的标记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另外本文采用fac-[188Re(CO)3(H2O)3]+对经表面氨基修饰的磁性纳米粒子进行了标记,并对其在动物体内的分布及磁靶向行为进行了初步探索。就粒子本身性质对其在体内分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2-04-11
页码62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sinap.ac.cn/handle/331007/7153]  
专题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_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04-2010年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秀青. 用于碘标记的双功能偶联剂的合成及其应用[D].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0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