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新疆沙尘气溶胶起源及环境影响
作者高卫东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6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导师魏文寿,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关键词新疆
中文摘要中 文 摘 要沙尘气溶胶在干旱区半干旱区大气总悬浮颗粒物中占有很大比重,直接或间接地对气候和环境产生影响。大气中气溶胶特别是≤10 的气溶胶细颗粒物严重影响着环境质量,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本文主要结论如下: 1.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部和南部地区是新疆的沙尘暴多发区,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部和南部地区沙漠戈壁广布,降水稀少,植被覆盖度低,为沙尘天气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潜在的沙尘源被扰动,形成新的尘源。新疆沙尘天气的频次、强度和下垫面状况证明新疆是亚洲主要的沙尘源区之一,其影响范围广及中国乃至亚洲、太平洋地区。 2. 塔里木盆地是沙尘气溶胶的源地。塔里木盆地土壤颗粒物的粒径都比较小,特别是沙漠周围的边缘地带、河流两岸、古河道中的土壤类型中粒径大于2.5 和粒径小于10 的土壤细颗粒物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些都是大气中沙尘气溶胶细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和潜在来源。 3. 沙尘沉降数量和沉降速率与降水呈现正相关,降水期间沙尘气溶胶沉降数量和沉降速率都比较大。沙尘天气多发季节或年份,由于大气沙尘通量大,沙尘气溶胶沉降量也会增大.对冰川沉积物的分析表明,沙尘通量与冰川沉积呈现正相关,只是降尘的峰值与沙尘天气的峰值相对滞后。而对绿洲的观测同样显示了这一结果,绿洲降尘量是戈壁的三倍,绿洲植被的存在和绿洲上空的湿度对沙尘气溶胶的沉降和累积有着重要的影响 4. 沙尘沉降粒度与距离有很大的关系,沙尘在输送中,气溶胶微粒不断地沉降、扩散和稀释,因此随着距离的增大,大气含尘量不断减少,准噶尔盆地边缘到天山山区,塔里木盆地到昆仑山山区的黄土粒度有规律地出现由粗至细的变化,黄土沉积厚度出现由厚到薄的分布是很好的证据。 5. 在沙尘源地,大气中的细颗粒物质含量明显多于其它地区。在沙尘天气多发的季节或年份,阿克苏地区的沙尘气溶胶在沙尘多发的季节PM2.5的含量可以达到15%甚至20%以上,PM10的含量有时可高达80%。 6. 来源于地壳的物质是塔里木盆地气溶胶的主要成分,经过对在阿克苏和策勒采集的气溶胶进行化学分析发现,塔里木盆地气溶胶中可溶性离子在非沙尘暴和沙尘暴期间,各离子呈单峰分布,峰值与工业发达地区的双峰分布明显不同,只是在阿克苏人类活动的影响较为明显。塔里木盆地气溶胶水中不可溶相主要元素有很好的相关性,说明它们具有相同的源;与上部陆壳主要元素对比发现阿克苏气溶胶中的水中不可溶相主要元素非常接近于上部地壳的成分,特别是Si、Al、Fe和Ca的UCC值与地壳元素极为接近。 7. 城市中气溶胶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沙尘天气的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在沙尘天气发生时,城市PM10的含量呈现急剧增加,沙尘气溶胶成为首要污染物。在沙尘多发季节,沙尘气溶胶是影响新疆环境质量首要的大气污染物,在非采暖期乌鲁木齐污染物中沙尘气溶胶含量百分比达37%,沙尘天气前后PM10出现显著变化。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气候学
公开日期2010-11-12
页码共155页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xjlas.org/handle/365004/8222]  
专题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2010年以前数据)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高卫东. 新疆沙尘气溶胶起源及环境影响[D].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00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