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紫金山天文台  >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 PMO中文期刊
太阳系早期的短寿期放射性核素
徐伟彪
刊名天文学报
2003
卷号44期号:3页码:231-239
关键词太阳系 起源 天体化学 短寿期放射性核素
ISSN号0001-5245
中文摘要较详细地介绍全新的太阳系起源理论——X-wind模式。天体化学实验发现太阳系早期存在大量的短寿期放射性核素(半衰期小于100 Ma)。这些核素对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有重要的影响。一种理论认为,这些核素是在恒星内部合成,并由星风注入原太阳分子云,星风产生的激波诱发分子云核的塌缩而形成原太阳。另一种理论认为,这些核素是高能粒子与原太阳分子云或太阳星云中的气体和尘埃相互作用的产物。
学科主题天文和天体物理
公开日期2012-02-05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libir.pmo.ac.cn/handle/332002/2502]  
专题紫金山天文台_PMO中文期刊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徐伟彪. 太阳系早期的短寿期放射性核素[J]. 天文学报,2003,44(3):231-239.
APA 徐伟彪.(2003).太阳系早期的短寿期放射性核素.天文学报,44(3),231-239.
MLA 徐伟彪."太阳系早期的短寿期放射性核素".天文学报 44.3(2003):231-23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