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地区水蚀风蚀交错带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Integrated assessment on soil quality in the water-wind erosion region of the Loess Plateau area
白文娟 ; 郑粉莉 ; 董莉丽 ; 丁晓斌
刊名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0
期号3页码:28-37
关键词土壤质量 植被恢复 退耕地 水蚀风蚀交借带
其他题名Integrated assessment on soil quality in the water-wind erosion region of the Loess Plateau area
中文摘要为揭示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土壤质量变化规律和总体水平,通过敏感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确定了研究区的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并利用综合指标和最小数据集定量评价了植被演替和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最小数据集为有机质、速效磷、蔗糖酶和真菌。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土壤质量综合指数并非简单地线性增加,而是在演替的前15 a呈现下降趋势,15 a后开始呈现增加的趋势,即表现出非正U型的变化。就不同植被恢复类型而言,研究区土壤质量的排序为:刺槐林地>农地>退耕草地>油松林地>沙蒿地>柠条灌木地>杨树疏林地。所确定的土壤质量评价指标最小数据集能够反映综合评价指标的信息,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总体而言,研究区土壤肥力仍属于较低水平。因此,研究区生态建设的任务仍很艰巨,有关植被建设中如何缩短植被演替早期阶段的土壤质量退化是值得探讨的科学问题。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1-12-13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4350]  
专题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白文娟,郑粉莉,董莉丽,等. 黄土高原地区水蚀风蚀交错带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Integrated assessment on soil quality in the water-wind erosion region of the Loess Plateau area[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0(3):28-37.
APA 白文娟,郑粉莉,董莉丽,&丁晓斌.(2010).黄土高原地区水蚀风蚀交错带土壤质量综合评价.中国水土保持科学(3),28-37.
MLA 白文娟,et al."黄土高原地区水蚀风蚀交错带土壤质量综合评价".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3(2010):28-3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