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青藏高原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 图书馆
题名青藏高原中部冰川近期物质平衡研究
作者周广鹏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07-06-04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姚檀栋
关键词扎当冰川  枪勇冰川  古仁河口冰川  蒙达扛日冰川  物质平衡  全球变暖  冰川变化
学位专业自然地理学
中文摘要全球变化研究是当今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冰冻圈作为地理环境和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冰川的动态变化也会对气候与环境产生反馈作用.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其上发育了众多的山地冰川,由于高原主体分布在人口相对密集的中低纬度地区,近几十年对于青藏高原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近年来,青藏高原地区大多数冰川都处于强烈的退缩状态.论文通过对该地区有代表性冰川的物质平衡变化特征的分析,结合全球气候变化,揭示青藏高原中部大陆性冰川的物质平衡状态和过程,探索冰川作用区的环境:气温、降水及人类活动等对其的响应过程. 在2004~2006年间,通过对位于青藏高原念青唐古拉山主峰的东北坡,纳木错湖的西南方向的扎当冰川、位于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北坡羊卓雍错流域卡鲁雄曲中游的南岸的枪勇冰川和位于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羊八井地区,拉萨河支流堆龙曲上游古仁河北岸谷口处的古仁河口冰川三条冰川的物质平衡观测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中部扎当冰川在2005/2006年的一个完整年的物质平衡出现强烈的负平衡过程,物质平衡纯平衡量为-4.0682×106m3,相当于-1576.83mm水当量.该冰川在2005/2006年出现如此大的负平衡,在大陆性冰川中较为罕见;青藏高原枪勇冰川在2005/2006年的一个完整年的物质平衡出现负平衡过程,冰川的纯平衡量为-8.5697×105m3,相当于-107.39mm水当量;青藏高原中部羊八井古仁河口冰川在2004/2006年的2个完整年的物质平衡出现较大的负平衡和零平衡线上升过程,2004/2005年物质平衡纯平衡量为-4.39889×105m3,相当于-314.21mm水当量;2005/2006年物质平衡出平衡量为-9.81477×105m3,相当于-701.05mm水当量.该冰川在2005/2006年出现较大的负平衡,2005和2006年古仁河口冰川零平衡线的高度为别为5795m和5843m,零平衡线出现显著升高现象,冰川末端出现明显的后腿现象.这充分说明了,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山地冰川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是非常敏感的,本文所观测的冰川,在观测期间都出现明显的冰川物质负平衡过程.自2006年8月11日到9月15日,我们又在位于青藏高原普莫雍错湖的东南方向的蒙达扛日冰川进行冰川物质平衡现代过程的研究.从实际观测的纪录来看,蒙达抗日冰川处于明显的消融状态,以8月的中下旬消融最为剧烈,截止到9月中旬冰川的消融逐渐减小,但是期间经历了消融过程有逐渐减小到增大再到减小的过程,这与当时当地的气候条件是一致的。在8月24日气温突降,大本营(5050m)的日最高气温在7 ºC左右,最低气温在零度以下,并伴随着5cm的降雪事件的发生;9月9日晚,又有6cm左右的降雪事件发生,温度也急剧下降;两次降温降水事件在冰川物质平衡观测中都对应于消融急剧的减小过程,这可能是由于普莫雍错湖所产生的水汽对蒙达抗日冰川的物质平衡有很大的影响的缘故.以上观测事实说明,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过去的2年里,青藏高原中部冰川的物质平衡普遍出现负平衡状态,冰川消融加剧.
索取号S000003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自然地理学
公开日期2010-06-22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tpcas.ac.cn/handle/131C11/1196]  
专题青藏高原研究所_图书馆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周广鹏. 青藏高原中部冰川近期物质平衡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