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开都河流域的水资源优化利用研究
作者祁洪刚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10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陈亚宁
关键词开都河流域 水资源 优化利用 小波分析 系统动力学
其他题名Optimized exploit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Kaidu River Catchment
学位专业环境科学
中文摘要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自然界中一切生物和生命之源,特别是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系统构成、发展和稳定的基础,是中国西部生态脆弱区最关键的生态因子,决定着干旱区绿洲化与荒漠化这两类极具对立与冲突性的生态环境的演化过程。本文选取开都河大山口水文站1956-2007年的出山径流序列和巴音布鲁克站1958-2006年的气温及降水时间序列资料,采用小波时间序列尺度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应用系统动力学对焉耆盆地绿洲区的典型地区—焉耆县的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模拟与分析,为认识该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一个视角;运用最低年平均水位法和年保证率设定法,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博斯腾湖最低生态水位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径流、降水和温度的时间序列进行小波分析,发现开都河上游大山口水文站的径流数据存在着显著的20年周期变化,巴音布鲁克站的降水数据存在着显著的20年周期变化,温度数据存在着显著的18年周期变化,再次证明了降水和气温是大山口出山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原因。(2)通过对焉耆县水资源系统进行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农业用水是该县的主要用水,所占比例高达90 %以上。其他用水量虽然在未来20年有大幅度的增加,但是占总用量比例很小。(3)通过分析,最终认定博斯腾湖的最低生态水位应介于1 047.0-1 047.3 m之间,这一水位有利于保障该流域的水生态安全。
公开日期2011-11-22
页码67页
分类号P942.45/TV213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xjlas.org/handle/365004/11168]  
专题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2010年以前数据)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祁洪刚. 开都河流域的水资源优化利用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