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原群落结构和土壤特征变化
作者公延明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10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导师胡玉昆
关键词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 退化阶段 土壤特征 群落结构
其他题名The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Soil Characteristics of Alpine Steppe under Different States of Degradated Succession
学位专业生态学
中文摘要草地生态系统是分布最广、最为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而草地退化已成为当今世界上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于2009年8月以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物种多样性、种间关联、土壤粒径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高寒草原4个不同退化阶段的群落结构和土壤特征变化进行分析,以便于及时、有效地掌握草场利用状况,为草场制定合理的利用规划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结论如下:⑴ 群落结构羊茅(Festuca ovina)和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为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植物群落的建群种,并随着草原退化程度加重其重要值呈明显下降趋势。在重度退化阶段天山赖草(Leymus tianschanicus)成为建群种,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了改变。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在整个退化演替过程呈现单峰变化趋势;Pielou 均匀度指数呈现波动变化,3个多样性测度的峰值均出现在中度退化阶段。在未退化阶段,禾本科地上生物量为最大(175.51±24.08g/m2)。重度退化演替阶段杂类地上生物量最大,为106.77±8.59 g/m2。群落地下生物量在垂直空间分布上均呈现 ―T‖ 字型,在退化演替过程中,植物群落根系出现浅层化。14个种群间的种间总体关系表现为正关联。X2检验统计显示91对草原主要植物种对中正、负关联的种对数相差较小。由AC值得出,负关联性种对数占有相当大的优势。依据 Spearman 秩相关分析结果,将14个主要植物种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⑵ 土壤特征在不同退化阶段,3个土层的含水量中,轻度退化阶段为最低,差异极显著。土壤容重最小值分别出现在轻度、轻度、中度退化阶段。对各退化阶段土壤粒级分析得出,砂粒(0.05~2mm)、粉粒(0.05~0.002mm)、粘粒(<0.002mm)的体积百分含量分别在11.829~31.498、62.872~80.464、5.630~7.707 之间。各退化演替阶段草地0~30cm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在 2.573~2.635 之间,差异不显著。土壤粒径分布分形维数与砂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粉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粘粒含量呈极显著正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原群落结构和土壤特征变化II相关。粘粒的体积百分含量决定了土壤颗粒分形维数的大小。随退化程度加重,全量氮逐渐降低,全量磷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而全量钾则先升高后降低。随退化演替的逆向进行,速效氮先降低后升高,速效磷的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而速效钾的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土壤有机质逐渐减少。土壤pH值呈碱性,在 7.64~8.28 之间,随土层深度增加,对照、轻度、中度的pH值逐渐增加,重度的pH值变化趋势较平稳。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1-11-22
页码69页
分类号Q948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xjlas.org/handle/365004/11150]  
专题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2010年以前数据)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公延明. 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原群落结构和土壤特征变化[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