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南中国海北部内波环境下匹配场定位研究
作者吴开明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9-05-27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授予地点声学研究所
关键词动态海洋环境监测 动态海洋环境建模 水声传播模拟 匹配场定位
其他题名Matched Field Position Study in the internal wave Environment in the North of South China Sea
学位专业声学
中文摘要大陆架附近海域大幅度内波的动态存在是对该海域水声技术的一个严峻挑战,它造成测量声场的严重起伏;匹配场定位是建立在对海洋声传播准确模拟基础上的目标定位方法,它将实测水声信号与模拟声场信号相匹配来确定目标的深度和距离;但是面对内波等大幅度的海洋动态,水声传播模拟所需的动态海洋环境参数通常难以实时准确预报。 本论文根据ASIAEX2001南中国海北部近两个月水声学-海洋学综合实验,通过对比研习适于海洋信道环境较快变化的水声传播程序RAM-PE,采用对温度链观测数据经过“温-盐度拟合”结合“平流-冻结海洋模型”来数值模拟“动态海洋环境”,算出这种海洋动态下的声场,并进一步研究这种持续海洋动态下声场的匹配场自相关时间对应的变化,研究表明,模拟的海洋动态能够实时模拟出海洋声场的动态变化。 本论文还研习了多种窄带和宽带匹配场处理器,这些匹配器对单目标拉距、多目标拉距、对运动目标的定位,以及这些匹配器对于噪声背景的容忍能力等问题,研究表明,采用测量场和模拟场宽带相干积分的匹配方法定位效果更好。在此基础上,结合数值模拟的声场,准确模拟了实验中跨大陆架方向水声信道中的匹配场定位。然后选择水平海底,拷贝场和测量场一个用内波声速切面,一个用平均声速场来考察内波动态下的环境失配对匹配场定位的影响,继续就实验中350m处深水温度链的实测内波,对比选择内波较弱和较强时的海洋环境,以及大幅度内波刚进入传播信道、在信道中央以及快出信道时三种变化剧烈的海洋环境,设定不同声源位置、不同阵元组合、以及不同频率配置的情形,对匹配场定位能力作了研究,本研究展示了上述各种情形下大幅度内波动态对于匹配场定位影响的丰富结果,结果表明,即使在大幅度内波动态情况下,对于不同的目标位置,采用适当深度的阵元组合和合适的处理频段,可以进行较远距离准确的匹配场定位。 除了上述用观测数据通过数值模拟来构建匹配场定位所需的动态海洋声学环境参数,根据国际海洋监测现有成果及未来规划,本论文还提出可以结合现有丰富的海洋监测数据库和各种动态海洋数理模型,来构建并实时预测可用于匹配场处理的动态海洋环境参数。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亟待展开。 本论文研究2007年入选为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项目号:0754021111)。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1-05-07
页码126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oa.ac.cn/handle/311008/293]  
专题声学研究所_声学所博硕士学位论文_1981-2009博硕士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吴开明. 南中国海北部内波环境下匹配场定位研究[D]. 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200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