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浅海波浪与内波对声传播的影响
作者王先华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7-06-08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授予地点声学研究所
关键词线性内波 孤立子内波 起伏 闪烁指数 简正波耦合
其他题名The Influence of Shallow Water Surface Wave Fluctuation and Internal Waves on Sound Propagation
学位专业声学
中文摘要本文研究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研究海面波浪起伏对声传播的影响;第二部分研究线性内波和孤立子内波引起的声速起伏对声场的影响。 针对2004年和2005年在南海某海域同一传播路径上两次声传播实验结果差异,分析发现实验结果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波浪起伏引起的。当考虑海面波浪起伏的影响后,利用实验测量的声传播损失曲线可以较好地反演海底吸收系数。本项研究表明浅海海面波浪起伏对声传播的影响很大,因此在进行水下声传播规律的研究或地声参数反演研究时,应当充分考虑海面波浪起伏的影响。 根据1996年黄海实验测量的海洋水文数据建立的内波模型,数值模拟研究了声源分别位于温跃层以上和温跃层以下时内波引起的声速起伏对声场的影响,并考察了各号简正波在内波存在时的耦合情况。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线性内波和非线性内波引起声速起伏,导致简正波的耦合,使得能量重新分布,从而引起声场起伏。对于声源在跃层以上的情形,在初始距离低号简正波起伏较小,简正波闪烁指数较小,随着距离增加各号简正波起伏都较大,简正波闪烁指数较大。声源在跃层以下时,低号简正波起伏较小,高号简正波起伏较大,在跃层以上区域声场起伏较大,声场闪烁指数较大,而跃层以下区域声场起伏较小,声场闪烁较小。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1-05-07
页码73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oa.ac.cn/handle/311008/185]  
专题声学研究所_声学所博硕士学位论文_1981-2009博硕士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先华. 浅海波浪与内波对声传播的影响[D]. 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200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