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疏水型交联树脂的制备及其对水中疏水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研究
作者李烨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10-05-01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栾兆坤 ; 彭先佳
关键词疏水交联树脂 悬浮聚合 非均相结构 疏水有机污染物 hydrophobic crosslinked resin suspended polymerization heterogeneous structure hydrophobic organic pollutants
其他题名Synthesis of hydrophobic crosslinked resins and their performance in hydrophobic organic pollutants removal
学位专业环境工程
中文摘要本文针对油类和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的性质,设计并研发了适于去除油类 污染的疏水交联吸油树脂,以及适于去除多环芳烃的疏水交联多孔吸附树脂。优 化了最佳合成制备技术参数和条件,同时运用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对疏水交联树脂 进行了表征。通过对油类及多环芳烃的富集去除,探讨了疏水交联树脂对特征污 染物的吸收富集作用机制,取得了以下创新性研究成果: (1)以丙烯酸十二酯和苯乙烯为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过 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采用自由基悬浮聚合法,通过优化聚合反应温度、反应 时间、油水比和离子强度等反应条件,制备出球形度良好,粒径适宜的珠状疏水 型交联吸油树脂。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表明,疏水型交联吸油树脂的形成属于烯烃 聚合反应。 (2)通过对树脂的反应原料配比的优化,得到具有不同选择吸收性能的高吸 油树脂。考察了树脂对煤油的吸收效能,并验证了树脂中的丙烯酸十二酯是吸油 的主要功能单体。树脂的交联度是决定其吸油性能的重要因子,交联度过大,吸 油性能下降;交联度过低,吸油后则易瘫软失形。 (3)在最佳原料配比(LA/S=1:1,交联剂/油相=0.5%,引发剂用量为0.5%) 条件下制备的疏水性交联吸油树脂,对煤油吸收可达到树脂自重的7-8 倍。吸油 后树脂经减压蒸馏后可再生,并可回收90%的煤油。另外,该树脂对芳香类有机 溶剂也表现出良好的选择吸收性能。 (4)对疏水交联吸油树脂进行致孔改性,成功制备了具有非均相结构的疏水交联多孔吸附树脂。致孔剂为正辛醇,与油相的比值为0.5:1,交联剂/油相=0.25:1 时,该树脂的各项孔特征达到最大值(孔径1512Å,总孔面积148.82m2/g,总孔 容积1.15mL/g,孔隙率62.10%)。进一步研究探讨了相分离所致非均相结构的形 成机制,表明树脂的孔隙率与溶胀性能呈正相关性,交联度的提高有利于非均相 结构的形成,致孔剂热力学性质的转化则有利于形成大孔径的非均相结构。 (5)疏水交联多孔吸附树脂对水中芘具有高效的选择性吸附作用,且不受 pH 的影响,其吸附速率与吸附容量随树脂的孔隙率和总孔面积提高而增大。吸 附过程为自发放热反应过程,吸附过程表现为线性等温线,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 级动力学模型,符合分配机理。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水处理工程
公开日期2011-04-25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571]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烨. 疏水型交联树脂的制备及其对水中疏水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