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计算机辅助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基本过程及基本环境分析中应用研究
作者梁彦忠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1996-07-03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倪哲明
关键词改进剂 等温原子化 吸收光谱法(ETAAS) 动力学 计算机软件
学位专业环境科学
中文摘要本文共分九章。第一和第二章为文献综述,第一章评述了电热原子吸收光谱分析(ETAAS)中的等温原子化机理和实验技术; 第二章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化学计量学的一些重要技术在原子光谱尤其是在原子吸收光谱中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通用基体改进剂一钯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作用机制,第三章用经典的Saets,法研究了MII,c0,Ag和Tl在加钯与不加钯条件下的活化能,并用Ho l combe的作图法推得了相应的反应级数。根据嬲得的动力学参效推断钯的改.进作用是由于钯和样品元素问形成金属化合物或固熔体的结果。
本文的第四章提出了等温条件下测定ETAAS中原子形成过程动力学参数的新方法。滚法不仅避免了稳态近似等假设且能同时测定反应级数和活化能。应用钨丝探针原子化的实验技术验证了该模型并测定了几个元素的动力学参数,同时讨沦了相应的原子化机制。第五章是第四章的继续,用这同一模型测定了Ag,cu,叭和In的反应级数和活化能,根据这些动力学信息解释了这四个元素从探针表面的释放机制。
第六章探讨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校正技术。借助简单线性最小二乘回归和加权线性最小二乘回归法比较了当前争议较大的峰高和峰面积校正方法的相对好坏,提出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校正方法的选择是与峰形有关的。基本的规律是对于半峰较窄的元素而言用峰高校正较好,对于半峰较宽元素而言用峰面积校正较好。
第七和第八章分别为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通用数据处理程序和通用数据库服务系统。二者是配套软件,可联合或单独使用。
第九章为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在环境样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一海水样品中痕量硒的测定,用镍加硝酸铵作改进荆。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1-09-21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159.226.240.226/handle/311016/994]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梁彦忠. 计算机辅助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基本过程及基本环境分析中应用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199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