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气PM_(2.5)污染的主要成因与控制对策
曹军骥[1]
刊名科技导报(北京)
2016-11-01
卷号34期号:20页码:74-80
关键词PM2.5 污染现状 污染共性与个性特征 控制战略
文献子类期刊论文
英文摘要

2011年底以来,PM_(2.5)污染成为全国人民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本文介绍PM_(2.5)的基本概念与污染和简要治理历史、梳理了中国PM_(2.5)污染现状,提出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高浓度PM_(2.5)的直接原因、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是雾霾频发的主要原因、污染物的跨界传输也容易形成区域性污染等3个共性原因,同时从不同区域的排放源差异、能源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及地形与气象条件不同等方面分析了PM_(2.5)污染的个性特征。从3个方面提出中国防治PM_(2.5)控制战略建议:大力调整能源结构,防治PM_(2.5)污染;以科技为核心构建新型的PM_(2.5)防治体系,实现科技治污;改革体制、法律和经济等管理制度,保障科技治污综合效益。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eecas.cn/handle/361006/10492]  
专题地球环境研究所_粉尘与环境研究室
通讯作者曹军骥[1]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西安 71006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曹军骥[1]. 中国大气PM_(2.5)污染的主要成因与控制对策[J]. 科技导报(北京),2016,34(20):74-80.
APA 曹军骥[1].(2016).中国大气PM_(2.5)污染的主要成因与控制对策.科技导报(北京),34(20),74-80.
MLA 曹军骥[1]."中国大气PM_(2.5)污染的主要成因与控制对策".科技导报(北京) 34.20(2016):74-8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