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黄土和古土壤形成环境的差异性分析
李传想[1,2]; 宋友桂[1]
刊名中国沙漠
2012-09-30
卷号32期号:5页码:1256-1262
关键词伊犁盆地 黄土 古土壤 粒度 地球化学 形成环境
文献子类期刊论文
英文摘要

通过粒度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研究方法,对伊犁盆地昭苏剖面黄土和古土壤形成环境的差异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伊犁古土壤层中>30μm、>40μm和>63μm等粗粒径组分含量较黄土层稍高,尤其是>63μm组分更为显著;伊犁古土壤形成时期,西风环流较强,导致古土壤层中存在大量粗颗粒的近源堆积物,气候存在突变性,是一个环境变化不稳定的时期;而黄土堆积时,西风较弱,气候变化相对稳定;古土壤形成时期虽降水相对较多,但气候较冷,导致其风化成壤作用并不强,而黄土堆积时降水与古土壤形成时期相当或者较少,但由于气候总体较为温暖,风化成壤作用相对较强。不同时期水热组合形式及其各自权重不同均会对伊犁黄土和古土壤风化作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eecas.cn/handle/361006/10676]  
专题地球环境研究所_古环境研究室
通讯作者李传想[1,2]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75;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传想[1,2],宋友桂[1]. 新疆伊犁黄土和古土壤形成环境的差异性分析[J]. 中国沙漠,2012,32(5):1256-1262.
APA 李传想[1,2],&宋友桂[1].(2012).新疆伊犁黄土和古土壤形成环境的差异性分析.中国沙漠,32(5),1256-1262.
MLA 李传想[1,2],et al."新疆伊犁黄土和古土壤形成环境的差异性分析".中国沙漠 32.5(2012):1256-126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