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帕米尔构造结演化研究进展
吴泉源[2]; 林旭[1,2]; 李长安[4]; 彭保发[1]; 常宏[3]
刊名地球环境学报
2018-02-28
卷号9期号:1页码:1-15
关键词帕米尔构造结 新生代 构造演化
DOI10.7515/JEE181001
文献子类期刊论文
英文摘要

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后远程效应不断向北传递,帕米尔地块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靠近碰撞边界,在这一远程效应的影响下,帕米尔地块发生强烈的南北向地壳缩短,导致其宽度与东侧的青藏高原主体部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形成著名的帕米尔构造结。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将帕米尔构造结新生代演化过程归结如下:始新世时,帕米尔构造结开始初步发育,持续的双向俯冲,引起帕米尔高原不断隆升。晚渐新世一早中新世,帕米尔构造结西侧主要通过辐射逆冲断裂带吸收地壳变形,东部则是山体弯转、走滑转换断裂共同作用吸收变形,在构造结内部出现片麻质穹窿,构造结轮廓逐步形成。晚中新世,帕米尔构造结不断弯曲,下地壳持续增厚导致高原东北缘出现重力垮塌,扩展体系出现,片麻质穹窿出现在公格尔山和慕士塔格峰。上新世,帕米尔构造结与南天山碰撞,并在南天山和帕米尔两侧形成了平行于山脉走向的褶皱带,此时水汽通道关闭,加剧了塔里木盆地的干旱,并最终导致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出现。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eecas.cn/handle/361006/10361]  
专题地球环境研究所_古环境研究室
通讯作者吴泉源[2]
作者单位1.山东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学院,济南 250358;
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地球科学学院,武汉 430074
3.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61;
4.湖南文理学院 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学院,常德 415000;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吴泉源[2],林旭[1,2],李长安[4],等. 新生代帕米尔构造结演化研究进展[J]. 地球环境学报,2018,9(1):1-15.
APA 吴泉源[2],林旭[1,2],李长安[4],彭保发[1],&常宏[3].(2018).新生代帕米尔构造结演化研究进展.地球环境学报,9(1),1-15.
MLA 吴泉源[2],et al."新生代帕米尔构造结演化研究进展".地球环境学报 9.1(2018):1-1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