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重离子束辐照诱变啤酒酵母线粒体DNA研究
作者毛淑红
答辩日期2006-06-28
导师靳根明 卫增泉
关键词重离子辐照 呼吸缺陷 线粒体 Dna i 类内含子 Ii类内含子
学位名称博士
其他题名Study of the mitochondrial DNA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mutated by heavy ion radiation
英文摘要摘要 II 5. 在不同注量离子束辐照后筛选出来的呼吸缺陷型酵母菌株中扩增获得位 于第 12 染色体上的 SOF1 基因,而在同样的扩增体系中没有得到野生型 菌株的该基因。 6. 选取离子束辐照后筛选出来的呼吸缺陷型酵母菌株再次进行辐照,发现 其在低剂量范围(<0.93Gy)辐照下非常敏感,而在高剂量范围(> 0.93Gy)又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辐射抗性。 结论: 1. 离子束辐照酵母细胞,直接或间接作用于酵母线粒体DNA,导致线粒体 DNA损伤,形成呼吸缺陷的酵母菌株。 2. I 类内含子和 II 类内含子对于离子束辐照的敏感性不同: II 类内含子比较 稳定,II 类内含子可能利用自身编码的反转录酶通过目的DNA引导的反 转录机制对受到辐照损伤的II 类内含子进行修复。 3. 离子束辐照后 SOF1 基因可能发生了突变,影响酵母细胞的生长。 4. 呼吸缺陷型酵母菌株因其线粒体 DNA发生变化及线粒体功能的改变, 使 呼吸缺陷型酵母菌株在不同剂量区的离子束辐照下表现不同辐射敏感 性。目的: 研究啤酒酵母的线粒体 DNA 在重离子辐照作用下的突变效应及其突变机 理。 材料与方法: 利用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HIRFL)加速的氖、碳离子辐照酵母细胞,用 TTC 显色培养基筛选呼吸缺陷型酵母菌株,并用 mtDNA 限制性酶切手段分析其突变 规律。采用 PCR扩增并对目的产物测序的方法对辐照后线粒体DNA上的 I 类内 含子和 II类内含子进行研究。 结果: 1. TTC 显色实验表明:离子束辐照导致酵母线粒体上的电子传递链发生改 变,产生的还原氢减少,造成呼吸缺陷。 2. 利用限制性酶切实验对线粒体 DNA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束辐照诱 变筛选出来的呼吸缺陷型酵母菌株其线粒体DNA变化明显: 主要表现为 酶切条带缺失严重。即使在同一注量下筛选出来的呼吸缺陷型酵母菌株, 其酶切图谱也不相同。 3. 通过 PCR 手段对辐照后酵母线粒体 DNA 碱基序列进一步进行分析,发 现经不同注量离子束辐照后筛选出来的呼吸缺陷型酵母菌株,其I 类内含 子(ai4 and ai5)经设计不同引物进行扩增,没有获得目的条带,说明此 序列发生了突变,可能对离子束辐照比较敏感。 4. 经不同注量离子束辐照后筛选出来的呼吸缺陷型酵母菌株,其 II 类内含 子(ai2)的碱基序列与野生型相比没有变化,表现出在离子束辐照作用 下比较稳定的特性。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公开日期2010-01-24
页码93
分类号O571 ; Q783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mp.cas.cn/handle/113462/565]  
专题近代物理研究所_近代物理研究所知识存储(2010之前)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毛淑红. 重离子束辐照诱变啤酒酵母线粒体DNA研究[D]. 200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