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从热带动植物乐土到冰期动物群摇篮
邓涛; 王晓鸣; 李强; 吴飞翔
刊名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7
卷号32期号:9页码:959
ISSN号1000-3045
英文摘要在我国藏北渐新世地层中发现了攀鲈和鲃类新属种,其现生近缘类型都生活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地区。这不仅在鱼类的系统发育和动物地理上具有重要意义,并且表明青藏高原腹地在距今26 Ma前仍然为温暖湿润的低地,伴生的棕榈、菖蒲等植物化石也指示同样的环境,说明当时由印度洋来的暖湿气流至少可以深入到藏北地区。自那时起,高原内部的地理特征与自然环境经历了巨大的变化。青藏高原在中新世持续隆升,至上新世达到现代高度,形成冰冻圈环境。在札达盆地的上新世沉积中发现了披毛犀、雪豹、北极狐和盘羊的祖先类型,显示适应严寒环境的第四纪冰期动物群起源于青藏高原,由此提出和进一步完善了寒冷适应性动物起源与扩散的“走出西藏”理论。
语种英语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19.78.100.205/handle/311034/12054]  
专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邓涛,王晓鸣,李强,等. 青藏高原从热带动植物乐土到冰期动物群摇篮[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9):959.
APA 邓涛,王晓鸣,李强,&吴飞翔.(2017).青藏高原从热带动植物乐土到冰期动物群摇篮.中国科学院院刊,32(9),959.
MLA 邓涛,et al."青藏高原从热带动植物乐土到冰期动物群摇篮".中国科学院院刊 32.9(2017):95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