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窑遗址马科动物的死亡年龄
栗静舒1; 张双权1; 高星1; Bunn Henry T2
刊名人类学学报
2017
卷号36期号:1页码:62
ISSN号1000-3193
英文摘要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和野驴(Equus hemionus)是许家窑遗址动物群中的优势属种。本文基于对这两种动物牙齿材料的测量与分析,确定了遗址中马科动物的死亡年龄,并对上、下文化层的死亡年龄分布进行了研究,以期探知古人类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与特点。通过与马科动物在自然生存状态下以及死于不同原因(如疾病或营养衰竭、食肉动物猎杀、现代人类狩猎等)的年龄结构对比,结果表明:古人类在许家窑文化早期(下文化层)可能通过捡拾自然死亡的动物尸体、与食肉类动物抢夺猎物、主动狩猎等多种方式获取马科动物,而在许家窑文化晚期(上文化层)可能以主动狩猎作为获取马科动物的主要方式。此外,古人类在遗址的早期就可能已经具有捕获整个马科动物居群中任意年龄个体的能力,并能做出最优化判断,有选择地去捕猎脂肪和肉量较高的壮年动物群体。
语种英语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19.78.100.205/handle/311034/11311]  
专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2.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栗静舒,张双权,高星,等. 许家窑遗址马科动物的死亡年龄[J]. 人类学学报,2017,36(1):62.
APA 栗静舒,张双权,高星,&Bunn Henry T.(2017).许家窑遗址马科动物的死亡年龄.人类学学报,36(1),62.
MLA 栗静舒,et al."许家窑遗址马科动物的死亡年龄".人类学学报 36.1(2017):6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