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海冷水域西部溶解氧垂直分布最大值现象的成因分析
韦钦胜1; 葛人峰2; 王保栋1; 臧家业1; WEI Qin-sheng3; GE Ren-feng4; WANG Bao-dong3; ZANG Jia-ye3
刊名海洋学报
2009
卷号31期号:4页码:69-77
关键词南黄海 冷水域 溶解氧 分布特征 DO最大值 DO净积累效应 Southern Huanghai Sea cold water mass dissolved oxygen (DO) distribution DO maximum value DO net cumulative effect
ISSN号0253-4193
英文摘要重点分析了南黄海冷水域西部溶解氧(DO)垂直分布中的最大值现象,并对DO浓度与0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O垂直分布最大值现象是调查海域DO分布的显著特征,且与SCM现象相伴生;DO垂直分布的最大值深度和量值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温、盐是DO最大值层以上水体中氧含量的主要控制因素;一定强度的温跃层形成之后,DO最大值层出现在跃层的下界附近,且其氧含量受控于跃层厚度和生物化学作用,并与跃层厚度呈正相关;底层较低的DO含量是底层水及沉积物中有机物分解耗氧的结果.同时,还成功解释了DO最大值处与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层位置不吻合且量值不相关的原因,并提出了"DO净积累效应"的观点,不仅从时间跨度以及动态的角度上对DO最大值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而且从理论上探讨了DO最大值层氧含量(或来源)的构成,指出自DO最大值层开始产生至观测之时该层之下、真光层以内水体中的生物化学作用(或Chl-a总产出)才与氧最大值密切相关.总体来看,水体层化和生物化学作用明显影响着夏季南黄海冷水域西部DO的垂直分布.
WOS研究方向Oceanography ; Remote Sensing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3746203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fio.com.cn:8080/handle/2SI8HI0U/11723]  
专题业务部门_海洋生态研究中心
作者单位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研究中心, 青岛, 山东 266061, 中国;
2.海洋环境科学与数值模拟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海洋环境科学与数值模拟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青岛, 山东 266061, 中国;
3.Research Center for Marine Ecology,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Qingdao, Shandong 266061, China;
4.Key Lab of Marine Science and Numerical Modeling,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Qingdao, Shandong 266061, China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韦钦胜,葛人峰,王保栋,等. 南黄海冷水域西部溶解氧垂直分布最大值现象的成因分析[J]. 海洋学报,2009,31(4):69-77.
APA 韦钦胜.,葛人峰.,王保栋.,臧家业.,WEI Qin-sheng.,...&ZANG Jia-ye.(2009).南黄海冷水域西部溶解氧垂直分布最大值现象的成因分析.海洋学报,31(4),69-77.
MLA 韦钦胜,et al."南黄海冷水域西部溶解氧垂直分布最大值现象的成因分析".海洋学报 31.4(2009):69-7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