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溴双酚A(TBBPA)对中肋骨条藻的毒性效应研究
张丽1; 蒋凤华1; 曹为1; 郑立1; 陈军辉1; 孙承君1; 郑晓玲1
刊名生态毒理学报
2014
卷号9期号:6页码:1219-1225
关键词中肋骨条藻 四溴双酚A 光合色素 SOD MDA TBBPA Skeletonema costatum photosynthetic pigment SOD MDA
ISSN号1673-5897
英文摘要为研究四溴双酚A (tetrabromobisphenol A,TBBPA)对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本文设置五个不同浓度组(0、1.0、5.0、10.0、20.0mg·L~(-1))进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培养实验,在96 h内取样分析其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组(1.0和5.0 mg·L~(-1))叶绿素a、叶绿素c和类胡萝卜素含量48 h之前被显著诱导,最大值出现在24 h;较高浓度组(10.0和20.0 mg·L~(-1))三种色素含量在48 h之前被显著抑制,24 h达最低值;72h之后各浓度组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不同浓度TBBPA胁迫下,中肋骨条藻的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和MDA含量一般被显著诱导,SOD活性和MDA含量在72 h和96 h时随TBBPA浓度升高而增加。虽然1.0 mg·L~(-1) TBBPA对中肋骨条藻生长不具有可观测效应,但已影响到其生理生化指标。目前海水中TBBPA浓度较低,尚不会对中肋骨条藻产生毒性影响。
资助项目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 泰山学者海外创新人才项目
WOS研究方向Environmental Sciences & Ecology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5311905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fio.com.cn/handle/2SI8HI0U/6203]  
专题业务部门_海洋生态研究中心
作者单位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研究中心, 青岛, 山东 266061, 中国
2.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研究中心, 青岛, 山东 266061, 中国
3.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研究中心, 青岛, 山东 266061, 中国
4.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研究中心, 青岛, 山东 266061, 中国
5.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研究中心, 青岛, 山东 266061, 中国
6.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研究中心, 青岛, 山东 266061, 中国
7.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研究中心, 青岛, 山东 266061, 中国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丽,蒋凤华,曹为,等. 四溴双酚A(TBBPA)对中肋骨条藻的毒性效应研究[J]. 生态毒理学报,2014,9(6):1219-1225.
APA 张丽.,蒋凤华.,曹为.,郑立.,陈军辉.,...&郑晓玲.(2014).四溴双酚A(TBBPA)对中肋骨条藻的毒性效应研究.生态毒理学报,9(6),1219-1225.
MLA 张丽,et al."四溴双酚A(TBBPA)对中肋骨条藻的毒性效应研究".生态毒理学报 9.6(2014):1219-122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