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壳贝类消化系统中微塑料的分离鉴定及应用研究
丁金凤1; 李景喜1; 孙承君2; 何昌飞1; 蒋凤华1; 高丰蕾1; 郑立1
刊名分析化学
2018
卷号46期号:5页码:690-697
关键词微塑料 双壳贝类 消化系统 微塑料污染 红外光谱
ISSN号0253-3820
其他题名Sepa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Microplastics in Digestive System of Bivalves
英文摘要

通过比较10% KOH和30% H_2O_2消解体系,建立了分离贝类消化系统中微塑料的前处理技术,采用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仪(mu-FT-IR)和体式显微镜实现了微塑料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并用于检测栉孔扇贝和紫贻贝中的微塑料。结果表明,10% KOH消解体系的消解效率较高,聚丙烯(Polypropylene,PP) 、聚乙烯(Polyethylene,PE) 、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和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加标回收率为96.7% ~ 98.6%,方法精密度较好,相对标准偏差≤ 3.2%,能够满足检测要求。检测了青岛5个大型水产品市场采集的市售栉孔扇贝(50个)和紫贻贝(50个),以及野生紫贻贝(15个)中的微塑料,贝类中微塑料的个体检出率达80%以上,野生贝类中微塑料的个体检出率仅为40%。不同市区市售栉孔扇贝中微塑料平均丰度变化范围为5.2~ 19.4个/个体和3.2~ 7.1个/g(消化系统组织湿重),不同市区市售紫贻贝中微塑料平均丰度变化范围为1.9~ 9.6个/个体和2.0~ 12.8个/g,其中,市售紫贻贝中微塑料的平均丰度(1.9个/个体,3.17个/g)高于野生紫贻贝中微塑料的平均丰度(0.53个/个体,2.0个/g) 。在贝类中分离到纤维、碎片和颗粒3种形状的微塑料,其中,纤维状微塑料的丰度最高且平均粒径最大。不同市区贝类消化系统中的微塑料随着粒径增大,数量呈递减的总体趋势,其中,小于500 mum的微塑料占微塑料总量的26%~ 84%。贝类中丰度最高的微塑料的聚合物成分是赛璐玢(Cellophane,CP),其次是聚丙烯(Polypropylene,PP) 。本方法具有简单、高效、对样品中微塑料损害低等优点,适用于海产品中微塑料的检测分析。

学科主题Environmental Sciences & Ecology (Provided By Clarivate Analytics)
WOS研究方向Environmental Sciences & Ecology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6237670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fio.com.cn/handle/2SI8HI0U/5454]  
专题业务部门_海洋生态研究中心
作者单位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研究中心, 青岛, 山东 266061, 中国;
2.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研究中心;;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功能实验室,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功能实验室, 青岛;;青岛, ;; 266061;;266071;
3.Marine Ecology Research Center,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of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Qingdao, Shandong 266061, China;
4.Marine Ecology Research Center,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of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Laboratory of Marine Drugs and Bioproducts, Qingdao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aboratory of Marine Drugs and Bioproducts, Qingdao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Qingdao, ;; 266061;;26607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丁金凤,李景喜,孙承君,等. 双壳贝类消化系统中微塑料的分离鉴定及应用研究[J]. 分析化学,2018,46(5):690-697.
APA 丁金凤.,李景喜.,孙承君.,何昌飞.,蒋凤华.,...&郑立.(2018).双壳贝类消化系统中微塑料的分离鉴定及应用研究.分析化学,46(5),690-697.
MLA 丁金凤,et al."双壳贝类消化系统中微塑料的分离鉴定及应用研究".分析化学 46.5(2018):690-69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