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南部沿海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涂梁莉1; 刘卫霞1; 隋吉星2; 曲方圆3; 赵凡淇1; 钟海霞1; 张蒙生1; 于子山1
刊名渔业科学进展
2018
卷号39期号:1页码:27-36
关键词山东南部沿海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ISSN号2095-9869
其他题名The Community Structure of Macrobenthos in the Southern Coastal Waters Nearby the Shandong Peninsula in Summer
英文摘要

2006年8月在山东南部沿岸海域32个站位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研究,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182种,其中,多毛类92种,甲壳类42种,软体动物29种,棘皮动物9种,其他类群10种。研究海域大型底栖动物总平均丰度为2001 ind./m~2,总平均生物量为15.92 g/m~2。根据IRI指数,优势种前4种分别是寡鳃齿吻沙蚕(Nephtys oligobranchia)、中蚓虫(Mediomastus sp.)、独指虫(Aricidea fragilis)和巴氏钩毛虫(Sigambra bassi)。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2.20~4.59,平均值为3.92; Margalef丰富度指数(d)为0.99~5.39,平均值为3.98; 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61~0.89,平均值为0.80。根据CLUSTER分析结果,在36%的相似性水平上可将研究站位划分为2个群落。多样性分析表明,研究海域底栖生态环境总体为清洁。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大型底栖动物丰度和水深呈显著负相关(r=0.38,P<0.05)。BIOENV分析表明,与群落结构关系最密切的环境因子组合是粉砂+水深+有机碳(r=0.46)。

学科主题Fisheries (Provided By Clarivate Analytics)
WOS研究方向Fisheries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6164087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fio.com.cn/handle/2SI8HI0U/5446]  
专题业务部门_海洋生态研究中心
作者单位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青岛, 山东 266003, 中国;
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青岛, 山东 266071, 中国;
3.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青岛, 山东 266061, 中国;
4.College of Marine Life Science,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Shandong 266003, China;
5.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iences, Qingdao, Shandong 266071, China;
6.The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Qingdao, Shandong 266061, China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涂梁莉,刘卫霞,隋吉星,等. 山东南部沿海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J]. 渔业科学进展,2018,39(1):27-36.
APA 涂梁莉.,刘卫霞.,隋吉星.,曲方圆.,赵凡淇.,...&于子山.(2018).山东南部沿海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渔业科学进展,39(1),27-36.
MLA 涂梁莉,et al."山东南部沿海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渔业科学进展 39.1(2018):27-3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