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罗斯海氧化还原敏感元素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海洋意义
王家凯1; 李铁刚2; 熊志方3; 常凤鸣4; 秦秉斌5; 王琳淼5; 贾奇5
刊名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8
卷号38期号:5页码:112-121
关键词罗斯海 氧化还原敏感元素 氧化脉冲 深部流通性 碳循环 Ross Sea Redox-sensitive element oxygenation pulse ventilation carbon cycle
ISSN号0256-1492
英文摘要大洋深部氧化还原环境与深部水体流通状况以及表层水体生产力密切相关。表层生产力与深部流通性变化影响着有机碳-呼吸CO_2的转化及其在海洋-大气中的转移,最终与大气CO_2分压(pCO_2)变化密切相关。故探明大洋深部氧化还原环境的变化对于解决大气pCO_2冰期旋回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以中国第31和32次南极科考获得的南极罗斯海柱状岩心ANT31-R23及表层样为研究材料。通过元素钙、钛,以及氧化还原敏感元素(RSE)锰、钼、镍、钴、镉的测试分析,以表层样中RSE与Ti的比值作为判断ANT31-R23孔中相应RSE富集程度的背景值。结果显示,Mn在沉积期均表现出富集,表明罗斯海深部在该孔沉积期为氧化环境。根据Mn在不同层位出现的富集峰识别出4次强氧化脉冲事件,可能由南大洋底层水流通性增强和/或生产力降低导致。4次氧化脉冲事件层位中Mo、Ni、Co的明显富集,是由于锰(氢)氧化物对其捕获或吸附所致。此外,推测分析认为罗斯海对冰期大气pCO_2降低似乎没有明显贡献,但很可能对冰消期大气pCO_2迅速升高起重要作用。然而这些有关南极罗斯海深部氧化还原环境与大气pCO_2变化之间关联的推测,有待后续该孔精确年代模式的构建,方可进一步验证。
URL标识查看原文
WOS研究方向Oceanography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6359051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fio.com.cn:8080/handle/2SI8HI0U/18445]  
专题业务部门_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青岛;;, ;;北京 266071;;100049;
2.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青岛;;青岛, 北京;;;; 100049;;266061;;266061, 中国;
3.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青岛;;青岛, ;; 266061;;266061;
4.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青岛;;青岛, ;; 266071;;266061;
5.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青岛, 山东 266061, 中国;
6.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青岛, 山东 266061, 中国;
7.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青岛, 山东 266061, 中国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家凯,李铁刚,熊志方,等. 南极罗斯海氧化还原敏感元素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海洋意义[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8,38(5):112-121.
APA 王家凯.,李铁刚.,熊志方.,常凤鸣.,秦秉斌.,...&贾奇.(2018).南极罗斯海氧化还原敏感元素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海洋意义.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38(5),112-121.
MLA 王家凯,et al."南极罗斯海氧化还原敏感元素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海洋意义".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38.5(2018):112-12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