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晚更新世以来高分辨率沉积粒度特征及动力沉积环境演化
刘世昊1; 丰爱平2; 李培英2; 杜军2; 李平1; 高伟2; Liu Shihao3; Feng Aiping4; Li Peiying4; Du Jun4
刊名第四纪研究
2015
卷号35期号:2页码:291-306
关键词粒度 沉积物 高分辨率 古环境 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
ISSN号1001-7410
其他题名HIGH-RESOLUTION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SEDIMENT-DYNAMIC ENVIRONMENT IN THE MODERN YELLOW RIVER DELTA SINCE THE LATEST PLEISTOCENE
英文摘要基于现代黄河水下三角洲浅地层剖面资料和GYDY钻孔的岩性、磁性、地层年代与古生物数据,将研究区26. 2m以浅地层自上而下划分为6个沉积单元,分别对应DU 1~6。在高分辨率粒度测试的基础上,根据沉积物粒径组分、粒度参数、粒度资料图解和结构散点图等分析手段,分析了各沉积单元的粒度分布规律及对应的动力沉积环境,并探讨了研究区晚更新世末期(约36.2cal.ka B.P.)以来的动力环境演化。结果表明:DU 6沉积单元为献县海侵层,形成于浅海陆架沉积环境,水动力环境强度弱,沉积作用以静水悬浮沉积为主;DU 5沉积单元形成于末次盛冰期,动力强度大,动力环境变化复杂,粒度图解显示其整段或局部可能接收风营力改造,接受风成沉积物补给的可能性较大;DU 4沉积单元冰后期约13.3~8.5ka B.P.,为河口沉积层,以中等到弱沉积动力为主,动力环境变化复杂;DU 3沉积单元为狭义黄骅海侵层,形成于受多种营力作用的滨海环境,沉积环境较稳定;DU 1和DU 2沉积单元属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层,形成于较弱到中等动力强度三角洲环境,其中DU 2沉积单元可能受到黄河1855年铜瓦厢改道入渤初期尾闾大幅度摆动的影响,粒度特征变化复杂。各沉积单元的粒度特征的变化规律与海侵-海退层序基本一致,是冰期-间冰期旋回海陆变迁过程中多营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区古气候变化仅在本区暴露于陆的末次盛冰期与冰后期早期对相应沉积单元粒度分布有一定影响。
学科主题Oceanography (Provided By Clarivate Analytics)
WOS研究方向Oceanography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5381577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fio.com.cn/handle/2SI8HI0U/5985]  
专题业务部门_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室
作者单位1.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青岛, 山东 266001, 中国;
2.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青岛, 山东 266061, 中国;
3.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Shandong 266001, China;
4.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Qingdao, Shandong 266061, China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世昊,丰爱平,李培英,等. 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晚更新世以来高分辨率沉积粒度特征及动力沉积环境演化[J]. 第四纪研究,2015,35(2):291-306.
APA 刘世昊.,丰爱平.,李培英.,杜军.,李平.,...&Gao Wei.(2015).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晚更新世以来高分辨率沉积粒度特征及动力沉积环境演化.第四纪研究,35(2),291-306.
MLA 刘世昊,et al."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晚更新世以来高分辨率沉积粒度特征及动力沉积环境演化".第四纪研究 35.2(2015):291-30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