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海流-微地形耦合的沉积动力模式建立及应用
芦静1; 夏长水2; 滕涌2; 刘学海2
刊名海洋学报
2017
卷号39期号:7页码:12-25
关键词沉积动力模式 波流耦合 微地形 沙纹 底边界层 底粗糙度 悬浮泥沙
ISSN号0253-4193
其他题名Developing the wave-current-microtopography coupled model of sediment dynam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英文摘要

沙纹微地形普遍存在于海底,沙纹的消长能改变底部应力进而影响泥沙的运移。以往研究较多侧重于波致沙纹,并已应用于波浪模式的底摩擦计算,而较少考虑波流联合效应产生的沙纹,也未将其应用于综合的水动力模式和沉积物输运模式。本文在POM水动力模式中嵌入新南威尔士大学泥沙模式,通过耦合波流共同作用的微地形模型与波流相互作用底边界层模型,发展了波浪-海流-微地形(沙纹)耦合的沉积动力模式。本文将该模式应用于澳大利亚Jervis湾,针对波主导和波流联合主导沙纹两种类型,分别进行了沙纹发展状态、几何形态的分布及悬浮泥沙的模拟。结果表明:波致沙纹比波流联合作用的沙波具有更大的波高和波长,因此当波主导时沙纹对悬浮泥沙起着关键作用。通过考虑随沙纹变化的粗糙度,相比于以往模式设置均一的粗糙度,该模型能对悬浮物浓度的骤升过程进行更精细的预测。

学科主题Oceanography (Provided By Clarivate Analytics)
WOS研究方向Oceanography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6088100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fio.com.cn/handle/2SI8HI0U/5499]  
专题业务部门_海洋环境与数值模拟研究室
作者单位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 海洋环境科学和数值模拟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青岛, 山东 266100, 中国;
2.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环境科学和数值模拟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青岛, 山东 266061, 中国;
3.College of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Sciences,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Key Lab of Marine Science and Numerical Modeling, Qingdao, Shandong 266100, China;
4.Key Lab of Marine Science and Numerical Modeling,The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Qingdao, Shandong 266061, China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芦静,夏长水,滕涌,等. 波浪-海流-微地形耦合的沉积动力模式建立及应用[J]. 海洋学报,2017,39(7):12-25.
APA 芦静,夏长水,滕涌,&刘学海.(2017).波浪-海流-微地形耦合的沉积动力模式建立及应用.海洋学报,39(7),12-25.
MLA 芦静,et al."波浪-海流-微地形耦合的沉积动力模式建立及应用".海洋学报 39.7(2017):12-2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