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港临近海域WF01钻孔沉积物磁化率与粒度变化相关性及其物源意义
刘杰1; 冯秀丽2; 刘潇3; 高伟1; 徐元芹1
刊名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7
卷号47期号:6页码:104-111
关键词粒度 磁化率 $^{210}{\rm{Pb}}$测年 沉积环境演变 莱州湾南岸 grain siz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210}{\rm{Pb}}$ dating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changes South Laizhou Bay
ISSN号1672-5174
英文摘要本文通过对位于莱州湾南侧、潍坊港东侧近岸海域300cm长的WF01钻孔进行磁化率和粒度测试,结合测年数据,分析了研究区海域沉积速率、沉积物粒度和磁化率的演化特征,探讨了不同沉积物粒度组分与磁化率变化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WF01孔0~300cm沉积物可分为四段,分别体现了不同时期研究区沉积环境的变化。WF01孔以218cm为界,上段与下段沉积物磁化率与各粒组百分含量的相关关系基本呈相反趋势。上段沉积物磁化率与63mum以下各组分的百分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与大于63mum粗颗粒的百分含量呈正相关;下段沉积物磁化率值与小于32mum各组分的百分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大于32mum的颗粒组分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这种相关性的差异,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指示研究区上下两段沉积物物质来源的不同,而造成这种物源差异的原因很可能是1855年黄河从苏北改道进入渤海,巨量黄河泥沙在渤海沉积、扩散造成的。
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山东省人民政府海洋科学研究中心联合资助项目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WOS研究方向Oceanography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5996624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fio.com.cn:8080/handle/2SI8HI0U/27694]  
专题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青岛, 山东 266061, 中国
2.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青岛, 山东 266061, 中国
3.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青岛, 山东 266061, 中国
4.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岛, 山东 266100, 中国
5.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青岛, 山东 266100, 中国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杰,冯秀丽,刘潇,等. 潍坊港临近海域WF01钻孔沉积物磁化率与粒度变化相关性及其物源意义[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7,47(6):104-111.
APA 刘杰,冯秀丽,刘潇,高伟,&徐元芹.(2017).潍坊港临近海域WF01钻孔沉积物磁化率与粒度变化相关性及其物源意义.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47(6),104-111.
MLA 刘杰,et al."潍坊港临近海域WF01钻孔沉积物磁化率与粒度变化相关性及其物源意义".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47.6(2017):104-11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