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海岸剖面类型与演变规律
陈小英1; 陈沈良1; 于洪军2; 张建华3; 徐丛亮3
刊名海洋科学进展
2005
卷号23期号:4页码:438-445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 海岸剖面 冲淤演变 侵蚀深度 Yellow River delta coastal profile scour-deposition evolution erosional depth
ISSN号1671-6647
英文摘要根据1976-2002年黄河三角洲滨海区36个断面的地形实测资料以及利津水文站的水沙资料,运用动力地貌学的方法,对黄河三角洲海岸剖面形态及冲淤演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海岸剖面可分为建设型、破坏型和稳定型三种基本类型。建设型海岸分布于行水河口,等深线向海推进的距离取决于入海泥沙的堆积过程与海洋动力对泥沙的侵蚀过程两者之间的对比;破坏型海岸主要分布于停止行河不久的废弃河口附近,剖面侵蚀深度与海洋动力条件尤其是潮流流速大小密切相关;而稳定型海岸主要分布于长时间不行河的湾湾沟口附近和广利河以南岸段,前者受河海动力因素影响较小,而后者主要与莱州湾潮流流场有关。
WOS研究方向Oceanography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2176189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fio.com.cn:8080/handle/2SI8HI0U/12266]  
专题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1.华东师范大学, 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62, 中国;
2.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青岛, 山东 266061, 中国;
3.黄河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东营, 山东 257091, 中国;
4.State Key Lab of Estuarine and Coastal Research,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5.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CIA, Qingdao, Shandong 266061, China;
6.Yellozo River Estuary Survey Bureau of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Dongying, Shandong 257091, China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小英,陈沈良,于洪军,等. 黄河三角洲海岸剖面类型与演变规律[J]. 海洋科学进展,2005,23(4):438-445.
APA 陈小英,陈沈良,于洪军,张建华,&徐丛亮.(2005).黄河三角洲海岸剖面类型与演变规律.海洋科学进展,23(4),438-445.
MLA 陈小英,et al."黄河三角洲海岸剖面类型与演变规律".海洋科学进展 23.4(2005):438-44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