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上海财经大学  > 上海财经大学
新能源产业政策效果差异化的财政社会学分析——基于财政补贴的国际循环
吴淑凤
刊名社会科学
2015-04-10
期号2015年04期页码:61-73
关键词财政补贴 财政—社会契约 生产型政府 发展型国家 竞争优势
ISSN号0257-5833
DOI10.13644/j.cnki.cn31-1112.2015.04.007
英文摘要全球新能源产业的现有格局建立在一种高度差异化的财政政策基础上,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财政政策配置存在互补性,形成了一种基于财政补贴的国际循环。国内外几乎同时启动的财政政策导致完全不同的产业效果,发达国家处于双赢状态,中国处于双输状态。解决产业危机需要引入一种财政社会学的分析视角,将新能源财政政策作为一个特定领域中的财政—社会契约形成,探究背后的社会结构性和制度性背景。财政政策作为一种理性社会建构过程,受到政策主体行为与偏好的影响。当下,生产型政府对资本的偏好、发展型国家的产业政策、发展主义的经济意识形态、发展模式转型压力,共同形塑出一种政治—社会力量的内在互动机制,影响到财政政策重构的方向。
URL标识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0.2.47.112/handle/2XS4QKH4/14923]  
专题上海财经大学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吴淑凤. 新能源产业政策效果差异化的财政社会学分析——基于财政补贴的国际循环[J]. 社会科学,2015(2015年04期):61-73.
APA 吴淑凤.(2015).新能源产业政策效果差异化的财政社会学分析——基于财政补贴的国际循环.社会科学(2015年04期),61-73.
MLA 吴淑凤."新能源产业政策效果差异化的财政社会学分析——基于财政补贴的国际循环".社会科学 .2015年04期(2015):61-7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