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上海财经大学  > 上海财经大学
银行商誉资本与货币竞争性发行——来自中国白银风潮前夕银行微观数据的经验证据
刘愿; 岳翔宇
刊名财经研究
2016-03-03
期号2016年03期页码:95-108
关键词哈耶克 货币竞争 声誉机制 民国自由银行体系
ISSN号1001-9952
DOI10.16538/j.cnki.jfe.2016.03.008
英文摘要1976年哈耶克提出了货币非国家化理论,主张赋予私人银行独立的货币发行权以约束政府滥发货币的行为,但反对者认为追求私利的发钞行必将无限增发货币引致通胀。文章将银行的发行和信贷统一起来分析银行声誉如何影响其发行行为,研究表明:在竞争性发行条件下,声誉机制能够有效地约束发钞行的行为,银行因追求长远收益而稳健发行。进而,文章以银行的生存历史和是否为上海银行公会会员度量声誉,利用白银风潮前夕中国34家发钞行和150家银行的微观数据检验声誉机制的作用,研究发现:声誉越好的银行,兑换券发行越稳健;声誉为银行带来了诸多经营优势,如更多的实收资本、盈余积累和存款,以致声誉好的银行贷款规模更大,利润水平更高;发钞行确实是因追求长远收益而稳健发行。根据民国时期银行竞争性发行的历史经验,文章首次为货币非国家化理论提供了微观证据,也为当前的货币政策制定和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启示。
URL标识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0.2.47.112/handle/2XS4QKH4/13964]  
专题上海财经大学
作者单位1.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华南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2.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愿,岳翔宇. 银行商誉资本与货币竞争性发行——来自中国白银风潮前夕银行微观数据的经验证据[J]. 财经研究,2016(2016年03期):95-108.
APA 刘愿,&岳翔宇.(2016).银行商誉资本与货币竞争性发行——来自中国白银风潮前夕银行微观数据的经验证据.财经研究(2016年03期),95-108.
MLA 刘愿,et al."银行商誉资本与货币竞争性发行——来自中国白银风潮前夕银行微观数据的经验证据".财经研究 .2016年03期(2016):95-10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