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上海财经大学  > 上海财经大学
通商口岸、新式教育与近代经济发展:一个历史计量学的考察
林矗
刊名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7-01-15
期号2017年01期页码:67-83
关键词通商口岸 新式教育 近代中国 历史计量学
ISSN号1002-8005
英文摘要本文通过建立唯一的近代府级横截面数据,考察了通商口岸促进近代经济长期发展的效应和机制。研究表明:通商口岸对20世纪初的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影响,即距离通商口岸越近的地区,城市人口越多、人口密度越大、劳动生产率越高;通商口岸为近代新式教育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包括中国留学生、新式学堂和教会学校等新生事物首先在通商口岸兴起,再向内地推广辐射,进而促进了近代人力资本的发展,最终决定了20世纪初的经济发展水平。本文不仅丰富了现有关于历史冲击对经济发展长期影响的历史计量学文献,同时也为当前我国如何利用港口等交通枢纽建设来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本积累提供了历史经验方面的借鉴。
URL标识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0.2.47.112/handle/2XS4QKH4/13051]  
专题上海财经大学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林矗. 通商口岸、新式教育与近代经济发展:一个历史计量学的考察[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7(2017年01期):67-83.
APA 林矗.(2017).通商口岸、新式教育与近代经济发展:一个历史计量学的考察.中国经济史研究(2017年01期),67-83.
MLA 林矗."通商口岸、新式教育与近代经济发展:一个历史计量学的考察".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7年01期(2017):67-8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