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上海财经大学  > 上海财经大学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协商共治模式初探
王树义; 赵小姣
刊名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08-15
期号2019年08期页码:31-39
关键词协商共治 善治 长江保护法 自愿性环境协议 公众参与
ISSN号1002-2104
英文摘要作为现代社会治理模式转型的重要方向,协商共治强调民主真实性、主体多元性及决策合法性等价值理念,在仅仅依靠政府管制的方式难以解决纷繁复杂的环境问题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协商共治理念融入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契合"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基本定位,旨在构建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共担治理责任的大环保格局。作为善治的路径选择,协商共治理论框架包括主体多元性、客体确定性和权力多向性三个方面,旨在解决"谁来治理""治理什么"及"怎么治理"的问题。应用上述分析框架,审视制约长江流域治理有效性的瓶颈如下:客体层面的"边界失效"和"信息不对称"、主体层面"缺乏多元性"及权力层面的"运行单向性"。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基于环境管理"大部制"改革的要求,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建设推行协商共治模式势在必行。具体而言,制定《长江保护法》进行流域统一和专门立法,为多元共治的大环保格局提供法律保障,旨在以良法促善治;改革长江水利委员会为综合性管理机构,协调好流域管理机构与地方河长的关系,重塑以流域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旨在提供体制保障;借助自愿环境协议推动企业自治,辅之以信息充分披露,并提供经济激励手段促进企业自愿参与,旨在实... 更多
URL标识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0.2.47.112/handle/2XS4QKH4/10289]  
专题上海财经大学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树义,赵小姣.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协商共治模式初探[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2019年08期):31-39.
APA 王树义,&赵小姣.(2019).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协商共治模式初探.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年08期),31-39.
MLA 王树义,et al."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协商共治模式初探".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年08期(2019):31-3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