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北京大学  > 考古文博学院
基于炉渣分析的古代炒钢技术判定问题
陈建立 ; 张周瑜
刊名南方文物
2016
关键词炒钢 炉渣 磷酸钙 判定标准
DOI10.3969/j.issn.1004-6275.2016.01.017
英文摘要炒钢是利用生铁在半熔融状态下氧化脱碳制钢的一种方法,是中国古代钢铁技术的十分重要的发明创造.以往学者已鉴定出不少炒钢制品,并初步总结出中国古代炒钢制品的判定标准,即通过钢铁制品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成分和物相类型来区分炒钢与其它制铁技术产品.但该判定标准主要基于前人的判断结果及简单的理论推断,从而对古代炒钢制品的判定原理、炉渣的判定标准等方面仍有较多不明之处.笔者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山东章丘东平陵冶铁遗址的高炉炼铁炉渣及积铁块样品,判断出东平陵冶铁遗址可能存在炒钢冶炼技术,探讨了块炼铁、生铁、炒钢冶炼过程中主要的物理化学变化,初步解释了不同冶炼过程炉渣的形成原理,并对中国古代炒钢制品的判定标准作出补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技优秀青年研究计划(No.2014226)”的资助;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 1; 115-121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pku.edu.cn/handle/20.500.11897/495662]  
专题考古文博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建立,张周瑜. 基于炉渣分析的古代炒钢技术判定问题[J]. 南方文物,2016.
APA 陈建立,&张周瑜.(2016).基于炉渣分析的古代炒钢技术判定问题.南方文物.
MLA 陈建立,et al."基于炉渣分析的古代炒钢技术判定问题".南方文物 (201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