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北京大学  >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RFID距离约束协议的分析与设计; Analysis and Design of Distance-Bounding Protocols for RFID
辛伟 ; 孙惠平 ; 陈钟
刊名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3
关键词RFID 中继攻击 距离约束协议 安全与隐私 攻击模型 RFID relay attack distance bounding protocol security and privacy attack model
英文摘要中继攻击给无线射频识别(RFID)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攻击者通过原封不动地转发RFID读写器和标签的通信消息的方式,增加了读写器和标签通信的距离,破坏了RFID默认为短距离通信的隐含假设.而抵御中继攻击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基于测量读写器与标签之间通信时间的距离约束协议,Hancke和Kuhn在2005年提出了第1个RFID距离约束协议HK,自此以后,陆续有新的距离约束协议问世.目的就是设计一个距离约束协议来抵御中继攻击,同时该协议适合于RFID标签计算资源有限的特点.首先回顾了已有的各种距离约束协议,分析了这些协议的优点和缺陷,并提出了针对距离约束协议的攻击模型,最后,基于HK协议,提出了一个新的距离约束协议HKM,该协议采用预定义质询和随机质询相结合的方式,并充分利用了HK协议浪费的内存,通过与现有的几个典型的距离约束协议进行对比,该协议在内存消耗和抵御中继攻击两个方面有较好的表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ISTIC);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0; 11; 2358-2366; 50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pku.edu.cn/handle/20.500.11897/234897]  
专题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辛伟,孙惠平,陈钟. RFID距离约束协议的分析与设计, Analysis and Design of Distance-Bounding Protocols for RFID[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
APA 辛伟,孙惠平,&陈钟.(2013).RFID距离约束协议的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MLA 辛伟,et al."RFID距离约束协议的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