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北京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内江市大气细颗粒物化学组成及其消光特征;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ine particle and its light extinction in Neijiang
陈源 ; 谢绍东 ; 罗彬
刊名环境科学学报
2017
关键词细颗粒物(PM2.5) 散射系数 能见度 化学组分 内江 fine particle (PM2.5) scattering coefficient visibility chemical composition Neijiang
DOI10.13671/j.hjkxxb.2016.0179
英文摘要2012-2013年在内江市环境监测站楼顶采集了PM10和PM2.5样品,并分析了颗粒物中金属无机元素、水溶性离子和碳质组分的质量浓度,以研究颗粒物的污染水平及其消光特性.采样期间,内江市的PM10和PM2.5浓度分别为(116.3±54.7) μg·m-3和(78.6±36.8) μg·m-3;颗粒物污染冬季较重,其次为秋季,春季和夏季污染水平相当.内江市PM2.5中以二次无机离子(SNA,42.5%)和有机物(OM,35.0%)污染最为突出,其次为地壳元素(Soil,11.4%)、元素碳(EC,5.2%)和微量元素(Trace,0.3%).高相对湿度和细颗粒物浓度是导致内江灰霾频发的主要原因,10km能见度对应的PM2.5浓度界值为72.2 μg·m-3.采用IMPROVE模型计算,内江市PM2.5的平均散射系数为(504.6±293.2) Mm-1,吸光系数平均为(41.0±20.6) Mm-1;PM2.5中硫酸盐对消光系数贡献最大,占40.0%;其次为有机物和硝酸盐,贡献率分别是29.2%和15.3%;EC的贡献率为7.3%.PM2.5质量浓度与散射系数呈现出较强的线性关系(r=0.88),通过回归方程得到PM2.5的质量散射效率为4.2 m2·g-1.; 北京市组织部优秀人才培养资助,环境保护部公益项目,2015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青年教师科研提升基金;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2; 485-492; 37
语种英语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pku.edu.cn/handle/20.500.11897/477711]  
专题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源,谢绍东,罗彬. 内江市大气细颗粒物化学组成及其消光特征,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ine particle and its light extinction in Neijiang[J]. 环境科学学报,2017.
APA 陈源,谢绍东,&罗彬.(2017).内江市大气细颗粒物化学组成及其消光特征.环境科学学报.
MLA 陈源,et al."内江市大气细颗粒物化学组成及其消光特征".环境科学学报 (201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