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北京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外源环烷酸在土壤中的降解过程及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刘艳秋 ; 赵嫣然 ; 刘梦娇 ; 樊灏 ; 黄艺
刊名环境科学
2017
关键词环烷酸 土壤 自然降解 高通量测序 细菌群落
英文摘要环烷酸类物质(naphthenic acids,NAs)是石油中的一种天然成分,所占比例约为2%,是除多环芳烃外最具生态毒性的石油污染物。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大量NAs通过石油工业的各个过程进入土壤环境中,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潜在威胁。然而,目前对外源NAs在土壤中的降解过程及其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等研究较少。研究以自然洁净土壤为样本,通过添加180 mg·kg-1高浓度NAs,并借助液相色谱、高通量测序等技术探究了土壤中NAs的降解过程及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研究发现,自然洁净土壤对高浓度NAs降解能力较强,5 d内降解量达到50%,15 d后稳定在80%左右,但NAs浓度低于42 mg·kg-1后难以被生物利用;NAs污染明显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土样中特有OTU数目增加,主要分布在未鉴定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高浓度NAs污染胁迫下,拟杆菌门、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及变形菌门中的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物种丰度在短期内迅速升高,显示了较强耐受性,是潜在的NAs降解菌,而放线菌门(Actino; 11; 1-10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pku.edu.cn/handle/20.500.11897/465251]  
专题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艳秋,赵嫣然,刘梦娇,等. 外源环烷酸在土壤中的降解过程及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环境科学,2017.
APA 刘艳秋,赵嫣然,刘梦娇,樊灏,&黄艺.(2017).外源环烷酸在土壤中的降解过程及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环境科学.
MLA 刘艳秋,et al."外源环烷酸在土壤中的降解过程及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环境科学 (201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