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北京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爱知目标”后《生物多样性公约》履约趋势分析和对策
柴立伟 ; 曹晓峰 ; 张洁清 ; 黄艺
刊名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公约 爱知目标 资金机制 主流化 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
英文摘要2010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简称《公约》)通过了新的十年期生物多样性战略和对应的生物多样性目标,即"爱知目标"。新通过的"爱知目标"是对过去十年生物多样性工作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生物多样性工作的展望。综合分析了"爱知目标"通过前后《公约》所通过的各种文件和决议,以及与会专家就一些问题的专门论述,认为可以将《公约》履约变化归结为履约机制创新不断、国家层面的履约重点出现转移以及创新资源调动形势3个方面。就我国而言,合理的应对措施包括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响应《公约》提出的以主流化为重点的新的生物多样性目标的更新,在谈判中坚持三大目标以防议题多样化造成的议题拖延现象,以及在加大国际生物多样性工作资金支...;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ISTIC);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0; 01; 7-11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pku.edu.cn/handle/20.500.11897/4002]  
专题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柴立伟,曹晓峰,张洁清,等. “爱知目标”后《生物多样性公约》履约趋势分析和对策[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5.
APA 柴立伟,曹晓峰,张洁清,&黄艺.(2015).“爱知目标”后《生物多样性公约》履约趋势分析和对策.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MLA 柴立伟,et al."“爱知目标”后《生物多样性公约》履约趋势分析和对策".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