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北京大学  >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南海北部MD12-3429站位海水古生产力和溶解氧含量特征
李鹤 ; 黄宝琦 ; 王娜
刊名古生物学报
2017
关键词底栖有孔虫 中层水 溶解氧含量 东亚季风 南海北部
英文摘要南海北部陆坡较高的沉积速率,为研究亚轨道尺度的气候变化提供了绝佳的材料。本次研究对南海北部MD12-3429站位(20°08. 52'N,115°49. 84'E,水深903 m)0—35. 21 m沉积物中的底栖有孔虫属种进行统计,运用沉积物粗组分、底栖有孔虫丰度、特定环境下的底栖有孔虫属种含量(Cibicidoides wuellerstorfi, Uvigernia, Bulimina,Chilostomella oolina 和 Globobulimina pacifica)及底栖有孔虫堆积速率(BFAR)等指标综合研究 MIS7期(约24. 3万年)以来的南海北部初级生产力和中层水海水溶解氧含量的变化,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该站位自MIS7期以来表层海水的营养总体呈现间冰期高、冰期低的特点,而底层水的溶解氧含量在间冰期低、冰期高,这可能受到东亚季风冬季风带来营养元素的影响。该站位水深903 m,处于南海中层过渡带,本次研究的结果反映了南海北部中层水MIS7期以来营养与溶解氧含量特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2; 238-248; 56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pku.edu.cn/handle/20.500.11897/466252]  
专题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鹤,黄宝琦,王娜. 南海北部MD12-3429站位海水古生产力和溶解氧含量特征[J]. 古生物学报,2017.
APA 李鹤,黄宝琦,&王娜.(2017).南海北部MD12-3429站位海水古生产力和溶解氧含量特征.古生物学报.
MLA 李鹤,et al."南海北部MD12-3429站位海水古生产力和溶解氧含量特征".古生物学报 (201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