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北京大学  >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华南晚泥盆世假弱楔叶(Sphenophyllum pseudotenerrimumSze)的新认识
邓珍珍 ; 黄璞 ; 刘乐 ; 王德明 ; 薛进庄
刊名古生物学报
2016
关键词假弱楔叶 居间生长 五通组 晚泥盆世 华南
英文摘要假弱楔叶(Sphenophyllum pseudotenerrimum Sze)最早由斯行健于1936年依据江苏无锡上泥盆统五通组的标本建立,后续亦发现于其他产地如浙江、安徽等地区的晚泥盆世地层中。基于浙江长兴五通组的丰富化石,本文对假弱楔叶营养部分的形态学特征和个体发育进行了详细研究。该植物具有至少两级分枝,每级枝均具节与节间,表面具刺和纵肋。二级枝对生或单生于节部。叶轮生于节上,每轮可能有6枚叶,叶长6—18mm,3至4次等二歧式分叉,裂片为线形。发育早期阶段的二级枝节间极短,多轮叶子密集排布。对其分枝宽度与节间长度的统计分析表明,假弱楔叶的个体发育方式可能与石炭纪的楔叶属及现生木贼类相近,存在居间生长。随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居间分生组织的活动使得节间长度增加,其分枝长度也随之增长,而在此过程中,节间的数目不再增加或无明显增加。依据新材料,对假弱楔叶营养部分的形态进行了复原,认为植物体低矮,叶形稳定,可能不具异形叶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ISTIC);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1; 45-55; 55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pku.edu.cn/handle/20.500.11897/452161]  
专题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邓珍珍,黄璞,刘乐,等. 华南晚泥盆世假弱楔叶(Sphenophyllum pseudotenerrimumSze)的新认识[J]. 古生物学报,2016.
APA 邓珍珍,黄璞,刘乐,王德明,&薛进庄.(2016).华南晚泥盆世假弱楔叶(Sphenophyllum pseudotenerrimumSze)的新认识.古生物学报.
MLA 邓珍珍,et al."华南晚泥盆世假弱楔叶(Sphenophyllum pseudotenerrimumSze)的新认识".古生物学报 (201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